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化肥产业面临现代农业挑战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组织专家对地下水中硝态盐超标问题进行研讨,专家指出,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占农业物质投入的40%以上,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追求产量盲目施肥,甚至过量施肥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认为,化肥具有增加作物产量、培肥土壤、改进品质、发挥良种增产潜力、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施用化肥过量特别是接近甚至超过现有土壤环境的最大容量和作物最高产量施肥量时,往往表现出产量递减,农作物经济效益下降。专家指出,一些施肥量较高的西欧发达国家,化肥消费量下降,并没有使作物的产量下降,相反,这些国家的作物单产呈持续增长趋势。这表明,发达国家并不是通过降低化肥用量同时降低产量目标来换取环境安全的,而是实施环境保护条件下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生产技术,以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和其它养分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高产、优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目标的。但我国由于缺乏肥料和施肥的科学知识,化肥造成污染、化肥等于污染已在人们的心目中造成不应有的误区,出现了片面夸大不合理施用化肥所致的有害效应的现象,甚至把化肥污染归罪于硝态氮肥并限制硝态氮肥的使用,使化肥工业无所适从。中国农业大学江荣风教授认为,探索肥料产、学、研、技术推广相结合模式,加大科学施肥知识的宣传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对化肥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专家认为,中国化肥的售后农化技术服务一直比较落后,这是造成施肥不合理和对肥料的误解的重要原因。要树立我国肥料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农化服务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探索具有我国文化和传统特色的化肥农化服务模式是发挥我国大型企业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现代农业挑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