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区鼠害重于常年
据全国农技中心对农区鼠情监测点监测情况的综合分析,今年我国农区鼠害为中等偏重发生。其中东北、西北、华南等地区鼠害呈重发态势,农牧交错区、城乡结合部发生也较严重。预计全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将达5亿亩以上,涉及农户近1亿户。由于今年农区鼠害将重于常年,若不加大防治力度,将造成粮食损失50亿公斤以上。
去冬今春全国农区鼠密度上升明显,如陕西省平均鼠密度(百夹捕获率,下同)为4%,最高达13%以上;吉林省玉米田、大豆田平均鼠密度为18.9%;宁夏农田平均鼠密度为8.6%,农舍区平均鼠密度为11.2%;湖南省平均鼠密度为7.5%,最高达12.8%;广西自治区平均鼠密度一般为4.0%~9.3%,高的达19.6%~40.4%;福建省平均鼠密度为10%~20%,最高达35%~40%;黑龙江省平均鼠密度15%~20%,最高达60%,部分农田平均每亩有鼠10-15只。上述地区鼠密度一般达到防治指标的3~5倍,高者达10倍以上。
为此,全国农技中心确定今年的防治任务及目标是:继续加大春、秋季统一灭鼠力度。全国计划春秋季灭鼠面积3亿亩次,重点抓100个灭鼠示范点,统一灭鼠示范面积2000万亩,通过示范带动全国农区灭鼠面积2.8亿亩次,农户室内灭鼠6000万户。力争使重灾区灭鼠覆盖率达90%以上,轻灾区覆盖率达50%以上。农区统一灭鼠效果应达到85%以上,春季农田鼠密度应控制在3%以下,秋季控制在4%以下。农户住宅区鼠密度控制在2%以下。鼠传疾病常发区鼠密度应控制在1%以下。在开展科学灭鼠的同时,应避免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通过灭鼠,预计挽回粮食损失30亿公斤,总体达到“防病、保粮、保健康”的目标。
今年,防治区域内的重点防治区,即指鼠害发生盛期,鼠密度高于10%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河北北部、西北大部分地区、华南地区、西南部分地区及三峡库区。一般防治区、即指鼠害发生盛期,鼠密度在3%~10%之间的地区。对密度较高的区域要进行重点防治,主要包括: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