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今年油菜籽开秤价格将创历史记录
  一、生产、购销形势   1、生产因素:由于2003年油料价格明显上涨,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预计2004年油料种植面积将再度扩大,优质油料面积也将继续增加。国家统计局秋冬种意向调查显示,2003年秋冬播油菜籽面积比上年增长5.5%,其中“双低”油菜面积增长7.8%,主产区湖北和安徽“双低”油菜比重达90%以上。农业部调查显示,预计2003年秋冬种油菜籽面积为1.04亿亩,同比增加430多万亩,增长4.1%。如油菜籽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的湖北省:预计今年的种植面积1852万亩,总产在190万吨,均比上年有较高的增长。   农业部3月下旬农情调查显示,油菜一、二、三类苗比例分别为39.3%、42.0%和18.7%。其中,一类苗比上年同期增加5.3个百分点,比冬前增4.3个百分点,二类苗比上年同期减少2.5个百分点,比冬前增加0.5个百分点,三类苗比上年同期和冬前分别减少2.8和4.8个百分点。与近五年同期相比,油菜籽一类苗增3.4个百分点,三类苗相应下降3.4个百分点,长势好于常年。如果后期气候适宜,按前几年正常年景单产平均水平初步测算,估计今年全年油菜籽产量将增加并有望达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湖南126万吨、安徽196万吨、江西58万吨、河南50万吨,预计全国总产可达1200万吨。   2、国际市场:据《油世界》称,世界2004/2005年度油菜籽产量预计达4083万吨,高于2003/2004年度的3796万吨。其中,加拿大的产量很可能达720万吨,高于2003/2004年度的675万吨;中国预计达1200万吨,高于2003/2004年度的1100万吨。04/05年度中国、墨西哥、巴基斯坦和日本预计增加油菜籽进口。《油世界》还预计,欧盟15国2004/2005年度油菜籽产量将达1020万吨,高于2003/2004年度的946万吨,主要由于新品种的单产较高。其中,法国油菜籽产量将达340万吨,高于2003/2004年度的332万吨;德国将达430万吨,高于2003/2004年度的364万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4月份油料作物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03/2004年度油籽产量为3.3832亿吨,比上月预计数减少531万吨,比2002/2003年度增产878万吨,仍是创纪录水平。预计全球2003/2004年度大豆产量为1.9341亿吨,比上月预计数减少548万吨;预计贸易量为6269万吨,比上月预计数减少223万吨;预计期末库存为3300万吨,比上月预计数减少288万吨。   预计2003/2004年度全球油籽产量调减的主要原因是大豆产量调减。预计巴西大豆产量调减350万吨,降至5600万吨,主要因为南部产区干旱导致单产降低。预计阿根廷和巴拉圭大豆产量也将调减200万吨。预计阿根廷向日葵籽产量调增。   预计全球油籽期末库存调减290万吨,降至3680万吨,而上年度期末库存量为4320万吨,主要是因为预计南美大豆期末库存减少,反映出大豆产量陡降的结果。由于油籽价格上涨,预计全球油籽加工量调减。预计中国和欧盟将减少大豆进口。   3、进出口情况: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3月份进口菜籽油7.2万吨,较上年同期160吨的进口水平出现大幅提高,我国第一季度菜油进口量为15.2万吨。2004年上半年,我国预计进口油菜籽43万吨,而去年同期的进口量几乎为零。   4、其它油料:自2003年开始,豆油用量超过菜油一跃而成为国内油脂消费量最大的品种,03年我国大豆产量约为1620万吨,共计进口了2074万吨大豆,年比增长83%;压榨量约为3000万吨,国内实际压榨能力可能已经突破了5000万吨。预计2004年我国大豆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进口量可能突破2000万吨。   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口了198万吨大豆,2月份进口了184万吨,1月和2月期间共到港了382万吨进口大豆,年比增长89%。我国3月份进口大豆159万吨,第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运达总量达到541万吨,4月份大豆进口量预计减少到100万吨;我国第一季度豆油进口量达到76.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27%;受2003年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企,豆农收益颇丰影响,2004年大豆种植面积会有所增长,国内大豆产量也将增长,近3000万吨的油用大豆对国内的油脂市场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其走势将对国内菜籽及其产品行情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收购可能出现的问题:目前我国油菜籽加工能力过剩,加工量主要受供给制约。根据近几年国内生产与进口情况估计,1999、2001年加工量在1250万吨左右;2000年在1400万吨左右;2002-2003年菜籽供给减少,加工量在1100万吨左右。由于国内生产供给不能满足加工需求,国际市场价格又比较高,2001-2003年,国内夏收油菜籽上市期间,加工企业纷纷到产区抢购。目前菜油与粕价格仍处在价格高峰水平上,国产油菜籽压榨利润仍然十分可观,估计抢购现象将更加激烈。     预计今年油菜籽收购市场将可能出现的问题。(1)、收购主体将明显增多,国有购销企业、各类油厂、个体户将展开十分激烈的竞争,有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市场混乱;(2)、各地粮食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粮食购销企业可以轻装上阵,但已经很难起到购销主渠道的作用,参与抢购的主体增多,由抢购将带来的明显的质量问题:由于油菜籽收割期间正是梅雨季节,收购脱粒后的油菜籽水分一般在18-22%之间,如出现连续晴天,油菜籽水分也在16-18%之间,近两年来各地油厂改变了以往的坐厂收购的方式,直接地到农民田头和家中进行收购,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将农民收割脱粒后还未进行晒干的油菜籽收购进仓,如稍有不慎,将会出现油菜籽表面层发白,气味发酸,形成霉变,油菜籽含油量因水分原因将会严重下降,压榨后的毛油酸价也会迅速提高,将严重影响油脂的精炼率。去年很多企业就因此而损失惨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抢购水分过高的油菜籽,给油厂调运和储存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给严重不足的油菜籽资源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3)、各油厂之间的油菜籽收购竞争方式将转向有能力烘干、储存高水分油菜籽方面来,而小型油厂在今年油菜籽收购中有被淘汰的危险。由于烘干设备在油菜籽收购中的有效应用,从2002年开始国内一部分大型油厂和储运公司购置了烘干设备,为收购超水分油菜籽创造了良好的设备条件,去年具有此类设备的企业抢占了先机,从而增加了油菜籽的收购数量,但另有一部分小型油厂由于未能购进烘干设备,致使油菜籽收购量在逐年下降,严重影响油厂的开工率,2004年小型油厂由于资金、设备、技术、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油菜籽收购量会继续下降,油菜籽资源将进一步集中到各大型油脂厂手中。建议各购销企业采用即购即销,注意规避经营风险,及时获利了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二次结算的模式,取得农民信任,加快收购进度,扩大收购量,抢占市场。   二、2004年度夏季油菜籽收购价格预测   对后期菜油、菜粕价格上行的不利因素有:一是有消息称,农业部已于日前批准进口转基因油菜籽,因此,国内油菜籽供应量将在近期突增,而且转基因菜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二是气温逐步升高,进口棕榈油量逐步增大,将进一步挤压菜油使用空间,减少菜油的使用量,造成一定的市场冲击。   但由于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油料供应仍将呈偏紧状态。由于当前油粕的价格较高,加工利润较大,且近年来国内油脂加工能力一直猛增,油菜籽供给量的增长,根本无法满足快速膨胀的需求量的增长。目前国内市场二级菜油价格集中在7200-7250元/吨,菜粕在1550-1700元/吨之间,与3月底相比菜油下跌100-150元/吨,菜粕价格基本持平,部分地区略有上涨;其中主产区:湖北省菜油7200元/吨,菜粕1700元/吨,江苏省菜油7200-7250元/吨,菜粕1700-1750元/吨,浙江省7250元/吨,菜粕1750元/吨,安徽省菜油7200-7250元/吨,菜粕1580-1700元/吨,四川省菜油7400元/吨,菜粕1560-1600元/吨。现在距新菜籽上市只有半个月左右了,各大油厂以及油脂购销企业正积极准备,希望在今年的菜籽收购大战中有所收获,预计04年菜籽收购价格仍会高开高走,而且农民受03年农产品收购价格走势影响,菜籽、稻谷、棉花等农产品都是越到后期收购价格越高,因此惜售心理可能会比较严重,同时国家也在采取各项措施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会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各种信息发布的力度,增强其透明度,进一步指导农民生产与销售。经营者想要在低价位购到菜籽将比较困难,收购大战在所难免,到时可能不仅仅在价格上,其它象服务、菜籽的水份等方面也将展开激烈的竞争。   以目前市场菜油、菜粕的价格来看,在新菜籽上市之前,油、粕价格仍可能会小幅下探,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预计九江周边地区2004年菜籽开秤收购价格在2600元/吨以上,大部分地区应该集中在2800-2900元/吨之间,后期部分地区菜籽收购价格可能突破03年价格高点,越过3000元/吨。 ( 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