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诸多因素制约
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在日前召开的有关促进农产品出口研讨会上指出,尽管200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首次突破200亿美元,但农产品出口仍面临国内、国外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过关。于广洲强调,目前我国对疫病的防范,农残、药残的监控还很薄弱。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今年年初爆发的禽流感疫情曾使我国一季度禽肉及制品出口额减少了7500万美元。此外,欧盟自2002年起因药残问题禁止我动物源性产品进口,至今仍未全部解禁,对我国相关农产品出口欧洲极其不利。
其次是农产品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国际竞争力,抵御出口市场风险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不强。
据统计,2003年出口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只有367家。此外,商务部对全国100家农产品出口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还表明,近半数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不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
农产品行业组织发展滞后,出口秩序和行业自律有待加强。问卷调查表明,企业希望行业协会在信息服务、行业自律和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国际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除了关税壁垒外,技术壁垒、反倾销、特保条款、“知识产权壁垒”、动物福利条款、“舆论壁垒”等新型农产品贸易壁垒也呈上升趋势,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0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