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我院在安阳县组织召开“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366产供销对接“现场观摩会,张新友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农业部种植业司粮油处处长万富世应邀参会,我院有关单位,安阳市农科院、市粮食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中粮河南分公司、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和新良集团等20余家省内粮食及面粉企业的采购部负责人,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当地种植户代表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院小麦所副所长雷振生研究员主持。

在位于安阳县柏庄镇和洪河屯乡交界的郑麦366万亩产业化回收高产示范区,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郑麦366的田间表现,对该品种耐寒早熟、矮秆抗倒、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综合表现突出等特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郑麦366集品质优良、高产稳产和优良农艺性状为一体,深受参会企业代表的青睐和好评。

在会议交流阶段,万富世处长做了《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趋势探讨》的专题报告,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多维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小麦生产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郑麦366在生产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我院小麦所王美芳副研究员和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章分别汇报了郑麦366的品质、加工应用以及安阳县“订单”生产情况。
张新友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对本次会议把田间现场、室内交流和产供销对接融为一体组织形式创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强调指出,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链,院小麦所需要进一步做出努力,要发挥科研优势,继续加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和良法的生态功能,使良种良法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要求院直有关单位要适应我省农业生产新形势的要求,与各类产后环节经营主体积极合作,不仅在优质强筋小麦,也要积极探索在优质适用玉米、专用型花生等方面的产业化开发合作,强化技术服务、加速成果转化,以更好地承担起我院肩负的职能任务。
郑麦366是我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先后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小麦主导品种,被我省确定为重大科技专项资助品种。2004年以来,我院小麦所结合郑麦366的选育、示范和推广工作,与安阳、新乡、漯河、驻马店和南阳等地区的16家种子企业、农民合作社携手,围绕郑麦366的特征特性,制订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培训,并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与中粮、中储粮、新良等企业签订合同,进行“订单”生产,在确保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同时实现了优质优价、增效增收,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企业拥有了充足的优质粮源。在推广应用方面,郑麦366在2010年种植面积就已突破1000万亩,2011年以来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连续三年成为我省优质强筋小麦的第一大品种。截止2013年底,郑麦366累计种植面积近90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32亿元,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信息来源:院推广处、小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