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急需四大农艺技术
夏收秋播之际,记者在河南农村采访,发现那里的农民迫切需要秸秆综合利用及节约肥料、农药、灌溉投入的技术。在这些技术中,有的目前尚没有,是农民向科技人员提出的新课题;有的虽然是现成的,但或因普及不够,大多数农民不了解;或因集成度不高,掌握起来不方便。
郑州市今年225万亩机收小麦中,已经有160万亩采用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的同时,人工辅助均匀地抛撒秸秆,然后贴茬机播,喷洒除草剂和杀虫剂。这种方法,不仅使小麦秸秆直接覆盖还田,增加肥力,还可以改善环境,省工省钱,每亩可减少20元投入,而且由于农药用量大幅度减少,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但是,这么好的一项技术,河南省其余10多个市地的绝大部分农民和基层科技人员不了解,不少地方的党政领导还在对农民焚烧秸秆的行为禁止不了而头疼。那些地方的农民之所以焚烧秸秆,是因为机收后的高茬无法耕作。但利用这项技术,反而要求麦茬适当留高一些,便于秸秆覆盖、保墒与禾苗生长,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在一些地方,农民们已经舍得在农业上投入。豫北一些县市的统计表明,农民在肥料、农药和灌溉三项上的投入,占农业生产资料总投入的80%%。但盲目的高投入并不一定能换来高效益,不仅减少了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有的地方还已经出现了土壤板结、土地污染、地质变薄情况。为此,一些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呼吁,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能否根据各地不同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情况,研究出一种对不同农作物实行科学合理施肥、用药、浇水的技术农艺,并把这些技术农艺配套集成一体,便于农民掌握;此外,适时浇水、适量浇水技术、保墒农艺、配方施肥单、病虫害预测和预报、关键时期药物种类和喷打方法等技术和措施,也急需适时普及和指导。本报记者乔地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0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