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今,我国水产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也要面对国外竞争;不仅要面对数量、品种的竞争,也要面对品质、品牌的竞争;不仅要面对单位产量的竞争,也要面对规模、效益的竞争。
实现水产产业化是提升水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水产产业化,拉动整个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仅扩大供给、拉动需求,而且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实现水产产业化是水产业特点所决定的,是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一,水产业在总体上是一个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依赖自然的成分大、收益不稳定等,需要形成规模的行业内部整合;第二,水产品的消费弹性系数低,一是水产品消费到一定阶段之后,并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二是水产品的消费带动其他产品的消费能力差,也就是说水产品创造需求的能力较弱;第三,水产业虽然总体上是第一产业,但在水产业内部也包含着比较效益较高的第二产业?穴饲料、鱼药、加工等?雪和第三产业?穴观光、游钓、水产文化、批发市场、水族馆等?雪。因此,产业化就是把整个产业链上各环节加以组织、调控,形成综合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
实现水产产业化是我国水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我国水产业从消费的角度看,大致经历了买鱼难→供求平衡→卖鱼难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卖鱼难、需求不足这个阶段,因此,创造需求、拉动消费至关重要,增加新品种和发展加工业是当前的重要选择,而增加新品种和发展加工业,对资金、技术、信息要求较高,不是一般渔民能解决得了的,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赵玉宝)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