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说说河南优质小麦 (上)
从280万到2800万的跨越 “中国小麦看优质,优质小麦看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谈及我省优质小麦生产时,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的确,河南的优质小麦生产,已成为中国农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名列全国第一。 困境中的突围   “河南优质小麦的发展,是被困境逼出来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郭天财教授这样说。   1997年以来,我国小麦出现结构性过剩。而小麦恰恰是我省第一大优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近几年一直稳定在7200万亩左右。由于当年生产的麦子“吃不完、销不了”,造成小麦大量积压,庞大的库存日益成为财政的包袱:粮食风险基金超额补贴一度占到省本级财政预算的1/3左右。与之相对应,小麦市场价格急转直下。2000年,农村市场小麦价格一度跌到0.70元/公斤,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然而,在普通小麦价格一片喊跌声中,优质小麦却供不应求,国内缺口高达100亿公斤左右,国家每年都要依靠进口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已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迎接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现实需要和必然抉择。   2001年,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了“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的重大决策,我省优质小麦生产的大幕从此开启。 市场带来动力   所谓的优质小麦,就是指为某种食品加工所需要,具备一定品质指标的小麦。例如加工面包、挂面、方便面等所用的是优质强筋小麦,加工饼干、蛋糕等所用的是优质弱筋小麦。   我省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优质小麦不可多得的适宜种植区。农业部在全国种植业区划中明确提出,河南北部、西部是优质强筋小麦适宜种植区,豫南信阳等地是优质弱筋小麦适宜种植区。   我省适合优质小麦种植,也不愁优质小麦销售。省粮食局行业发展处处长白新萍介绍,截至2003年底,全省面粉加工企业达到2800多家,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一。但是,因为我省缺少优质小麦,众多面粉加工企业所需的优质小麦多年来要么从海外进口、要么从其他省份调入。仅以郑州金苑面粉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加工优质小麦5万吨,有1万吨要从加拿大进口。可以说,河南优质小麦市场潜力很大。   市场有需求,种植有条件,在政府引导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下,1999年,我省有284万亩优质小麦种到了地里。第二年的市场销售证明,优质小麦成了粮食市场上的“香饽饽”,不仅价格比普通小麦高了10%以上,而且销路也特别好。   尝到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带来的甜头,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提高了,各级政府抓调整的信心更足了。仅仅5年时间,我省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就从1999年的284万亩,急速攀升到2003年的2838万亩,增长了整整10倍! 调整结出硕果   河南优质小麦快速发展带来的效果,并不单单体现在播种面积的增加上。  如今,我省的优质强筋小麦不仅大量供给了省内面粉加工企业,还飘洋过海,远销异域。有一个被有关方面评价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2002年11月,我省延津县优质小麦出口印尼,使中国实现了出口磨粉小麦零的突破。现在,全省已有唐河、邓州等17个县(市)的优质小麦远销印尼、越南、菲律宾、新西兰等国。河南的优质小麦,叫响了世界。   优质小麦的发展,使我省农民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据省农业厅调查,2002年,农民种植优质小麦比一般小麦每亩增收26.9元。据此推算,2001~2003年,全省3年累计发展优质小麦6207万亩,使农民增收近17亿元。   回顾我省近几年优质小麦的发展过程,省农业厅副厅长雒魁虎的总结言简意赅:“从主要靠政府号召、行政推动到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从原来‘多的不好、好的不多’到品种品质明显改善;从优质小麦主要依靠进口到替代进口、打入国际市场;从农民、企业由先期的被动适应到现在的自觉行动,一系列的变化,说明我省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