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濮阳县涌现6万多科技型农民
濮阳县梁庄乡贾张温村农民郭敬坤的图书室里有近千册藏书,他每年还自费订阅了20多种科技报刊。他利用图书杂志坚持自学,掌握了过硬的科学种植技术,受到了省市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如今,在濮阳县像郭敬坤这样家有图书室、地有实验田,双翼飞翔奔小康的科技型农民已达6万多人。
为了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去年以来,濮阳县开展了知识工程创建活动。他们选择群众基础好、干部觉悟高的村,以辖区为单位强抓文化村建设,先后建立了城关镇红旗居委会、庆祖镇西辛庄村等200个标准村级文化大院,其中已有30个村达到了市级科技图书标准,80个村三分之二的村民建起了藏书量在700-800册的家庭图书室。庆南村为方便村民看书,专门腾出房屋作为图书室和阅览室,现有图书8000余册、报刊26种。在办理好村民读书证、建立一整套阅读制度的同时,一到春闲、冬闲时节还请来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使村民种植特色农业技术显著提高,全村800多人靠种植特色农业人均增收1200元。
科技型农民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了贫困,而且还使经济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柳屯镇北李庄村民王海洪依靠科技发展种植食用玫瑰富裕后,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玫瑰大王”,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种植食用玫瑰260亩,全村户均增收2000-3000元。
信息来源:河南农业信息网 (200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