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设施农业成为我国优势产业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设施农业大国,设施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学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设施农业年会”上获悉,我国各类设施农业栽培面积已达210万公顷,约占世界设施栽培面积的70%。据测算,我国设施农业栽培吸纳劳动力8000多万人,加上产前、产后共吸纳劳动力近1亿人。设施农业栽培已成为我国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设施农业又被称为可控农业。近10多年来,随着农业环境工程技术的突破,设施农业已由早期的地膜覆盖栽培、园艺作物温室栽培和无土栽培向由高新科技成果支持的工厂化种植和工厂化农业车间生产迅速发展,使作物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周期缩短、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其效率和效益比传统农业要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由于先进的设施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集成,科技含量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据有关专家介绍,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我国的设施农业产业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种子、种苗技术创新显著;蔬菜设施栽培呈现优质高产;设施环境综合调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后处理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农业主要支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初步构建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农业设施生产行业发展迅速,近5年间,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型温室生产厂家已达50余家,温室制造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在发达国家,设施农业种苗产业发达、单产水平高,温室日趋大型化,计算机智能化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十分普及,管理自动化程度高,先进的植物工厂成为主流。与此相比,我国的设施农业相对落后。突出表现在:实施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科技含量低;设施装备能力差;缺乏系列化的工厂化生产的专用品种等。   与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的代表,就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栽培技术、设施利用新模式、生态能源建设以及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有关专家认为,加快我国设施农业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是新时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梅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