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体细胞克隆牛胚胎移植中心成立
  本报石家庄8月25日讯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唐山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我国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牛胚胎移植中心,这标志着克隆技术开始走向产业化,该中心的建立将对我国奶牛改良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悉,中国农业大学芦台体细胞克隆胚胎移植中心占地面积10亩,投资880万元,由核心群奶牛场、克隆胚胎实验室、技术服务中心几部分组成,双方共同经营。移植中心将以当地养殖场内现有母牛为受体,率先在冀东地区全面推广奶牛体细胞克隆技术,最终成为华北地区的良种奶牛繁育基地和生物工程服务中心。   根据专家介绍,通过体细胞克隆胚胎移植技术,选择产奶量高、奶质优良的奶牛进行大面积扩繁,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能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奶牛数量少、产奶量低、奶质差的问题,迅速使国产奶牛的生产水平和牛奶品质上一个新台阶,并为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新的途径。相对其它同类技术而言,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大面积扩繁优良奶牛的优势在于:可控制所生产动物的性别,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所产动物在性状上与母体完全一致,可最大限度地延续优良性状,这是通过其他任何遗传手段都无法达到的;还可利用黄牛作为代孕母牛生产奶牛,大量节约生产成本。   细胞克隆技术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现已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成功,在此基础上可按照市场需求大量培育优质体细胞克隆胚胎供受体使用。早在2001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就和唐山市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河北省芦台农场)合作,在芦台建立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实验基地,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于2002年4月27日成功克隆出我国第一头地方优质黄牛,并于今年成功产子,为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我国优良动物遗传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2002年,该基地又相继培育出5头体细胞克隆优质荷斯坦奶牛。2004年,具有世界最新型药物蛋白基因的两头克隆奶牛又顺利降生。该基地的克隆牛成活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03年10月,该项目通过了教育部和国家科技部成果鉴定。 (记者张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