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3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构建现代生态粮经农业 稻鸭鱼共作
  贵港市港北区在庆丰镇高桥、思平两村规划100公顷连片试验田,600多户农民根据农业部门的要求,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稻?灯?鸭,稻?灯?鱼共作等资源互享、立体、生态的种养模式,亩均增产粮食25.2公斤,节省工本和稻鸭鱼共作增创400多元。下半年当地群众纷纷要求采用新技新法种植生态稻,面积迅速推广到2333.3公顷。   今年初,港北区主动承接自治区免耕抛秧试验项目,把庆丰镇思平、高桥两村的100公顷水田规划为现代生态试验基地,切实把生态优质稻作为新的产业化来抓。投资96万元,兴建2条宽5米长7公里的水泥机耕大道和6条宽0.9米总长12公里的三面光水渠,纵横交错于其中。试验田统一按6亩一个作业区,分别划为新品种展示、优质高产攻关、病虫无害化等10个展示区。田埂全部水泥硬化,每400平方米安装一盏植保频振诱杀灭虫灯,每两亩水田搭建一个4平方米防治虫害的养鸭棚。   为了使农户接受和迅速掌握生态稻的种植技术,该区农业部门10多名技术人员,长期深入试验区指导生产,试验区的600多户农民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全部选用口感较好的“油粘8号”和“马坝银占”种子,采用免耕抛秧技术,以农家肥为主,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施放量。秧苗长至40厘米开始放养鱼、鸭,每亩稻田放养800尾土塘角鱼,15羽土鸭。通过了频振灯诱杀虫害,鱼鸭吞啄害虫,收割时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作业,收割、脱粒、禾杆辗碎归田还肥一次完成,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立体种养、节约成本、省工省时和优质生态。高桥村民黄进平承包60亩试验田放养500羽土鸭,在水稻抽穗扬花前出栏每只已有2.5公斤,售价每公斤11元,仅两个来月时间就有5000多元纯收入。  7月12日全国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现场会在该基地召开,全国19省(市)区的领导和专家现场观摩,给予充分肯定,农业部要求加快生态稻生产的推广进程。夏收时,生态稻比常规稻亩产高25.2公斤,亩均节省机耕、插秧、收割和化肥农药等工本费用120元,养鱼、养鸭亩收约240元,对比传统水稻种植方法,年亩增创900多元。港北区将申请优质生态米品牌专利,引进先进设备,加工优质生态米,并把优质生态稻技术迅速推广至八个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