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模式撑起农产品连锁经营网
记者从10月10日在北京亮马河大厦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研讨会”上了解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有一些大型超市陆续进入农产品销售领域,并初步形成三种比较成功的连锁经营模式。
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教授蒋和平先生对中国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现状、政策支持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介绍。蒋先生说,与传统的农产品营销业态相比,连锁经营在经营环境、经营理念、质量控制、管理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有一些大型超市如"苏果"陆续进入农产品销售领域,初步形成三种比较成功的连锁经营模式:一是"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基地+保险承诺",二是"连锁超市+基地",三是"放心粮油专卖连锁店+加工企业+基地"。
蒋先生分析说,上述三种模式各有其独到之处,但有一个共同点是,均以超市、连锁店为销售终端,以基地为供货源,中间或与加工企业合作,或与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在谈到上述三种模式获得成功的原因时,蒋先生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一是拥有稳定可靠的供货源。连锁经营需要大批量采购,统一配送,必然要有规模化的供货源。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如"超大"集团等,租用土地自己生产,不仅可以保证货源供应,而且便于控制产品质量。但作为刚起步的连锁经营企业,囿于实力,可与规模基地紧密合作。二是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镇江的"万方"超市一方面设专柜经营基地的名特品牌产品,另一方面创立自己的品牌,如"龙脑牌"豆腐等,在节假日还推出品种多样的"万方礼品菜",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认同,而且迅速树立了企业的知名度。三是政府部门服务到位。如盐城的"放心粮油"连锁经营就是由该市农业质量标准办公室牵头,将当地的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分散的粮油销售店有机整合起来。
信息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 (20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