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秸秆炉里烧废物变成宝
  本报讯 退伍军人孔繁利7年来潜心研究秸秆利用新技术,通过将秸秆进行能量转化后可以取暖、烧饭,今年申报的7项国家专利,现在已有2项被国家授权。   今年41岁的孔繁利出生于武钢焦作矿强化安全管理市孙杏村镇东曲里村,1985年退伍后在市第三中学工作。每到秋天,孔繁利看到农民烧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政府为此也做了好多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为了让秸秆变废成宝,他毅然辞去工作,开始潜心研究秸秆新技术。认识孔繁利的人都认为他是个怪人,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却一门心思钻研秸秆再利用技术。为搞发明他搭进去了将近20万元,非但用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而且还负债累累。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孔繁利刚开始一无经验,二无技术,尝尽了酸甜苦辣,他先后自费到北京、山西、广东等全国著名的锅炉厂家实地考察。经过刻苦攻关,他研制出了既能烧秸秆,又能烧锯末、玉米心和花生壳等只要能燃烧的物质都可以适用的新型锅炉,适宜在农村大面积推广。为了保护自已的知识产权,孔繁利把自已研究的生物质燃气燃烧器、生物质燃气轻运风机等7项技术向国家申报了专利。   拿着专利证书,孔繁利着实兴奋了一阵子,毕竟多年的努力成功了。然而为了把自己的专利“推销”出去,孔繁利曾跑过许多地方,但都因这项技术首期投资成本过高,而四处碰壁。今年秋季,传来了令人欣慰的消息,鉴于孔繁利这项技术比较实用,辉县市常村镇政府号召该镇农民将今年的秸秆全部留下来,准备将原来的锅炉改造成现在的秸秆实用锅炉。目前,孔繁利的这项专利技术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 凌风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