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新工艺使麦秸变废为宝
人们都知道,一个制浆厂,可以养活一个县;一个制浆厂,也可以污染一条河。这就是当前发展地方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矛盾的真实写照。然而,造纸与污染的矛盾又如何解决呢?
10月21日,中国造纸学会技术顾问胡宗渊和草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鸿文等一行,专程赶往京东顺义潮白河畔兴建的“氧化清洁制浆”示范厂。“氧化清洁制浆工艺”是一项造纸新工艺,该项技术3位发明人之一的李潮旺高级经济师介绍说,新工艺采用“木素自偶氧化”理论,不加碱、不用硫、不用氯,采取氧化温和漂白法和环境友好型氧系助剂,在20分钟内将各种原料漂白至75%以上白度。它具有3大竞争优势:一是整个生产过程无黑液,基本没有污染;二是节水、节能、节约用工;三是原料广泛。
近年来,一些地方特别是沿黄淮流域,为了协调发展经济与治理污染的关系,关停并转了一批小造纸厂。于是,以麦、稻为主的粮食主产区,就地焚烧秸秆的现象比比皆是。就地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地方政府年年为消化不了的剩余秸秆而发愁。稻麦秸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对“氧化清洁制浆工艺”组织的专家评审说,该项目基本做到无废水废气废渣外排,无超标噪声和有害物质。“自偶氧化清洁制浆新工艺”是“农林纸一体化”中的核心技术。专家评审确认,该技术属无氯无污染高得率漂白浆工艺,是造纸制浆工业走循环经济、资源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项工艺通过优化、细化、净化、氧化、生化方法,采用搓磨分丝机、加速热浸器、电氧反应釜和微波处理污水装置将草、木等一年或多年生作物制成高得率、高白度、高强度、无碱、无氯、无硫的造纸浆料,可以将吨浆用水量降到3~8吨。专家们认定该技术可以解决“林纸一体化”投资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的弊端,更适合中国草浆较多的国情和造纸行业小型分散的特点。同时也认为这也是一项把经济发展、治理污染与农民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的好技术,为粮食主产区的稻麦秸秆找到了一条最佳的出路。 (作者:林菲)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