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农业要闻
农业要闻
我省一批“农字号”名牌称雄全国
  据新华社电 一贯挑剔的北京市民刘大妈最近发现,餐桌上每天都离不了的“双汇”放心肉和“龙云”绿色无公害蔬菜,居然都来自农业大省河南。   其实,让各地市民喜爱的,不仅仅是“双汇”放心肉和“龙云”无公害蔬菜,全国知名的“金丝猴”奶糖、“三全”汤圆、“思念”水饺、“十三香”调味品也都是河南的产品。据权威部门统计,单是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河南就有近200个。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已达735.81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利税80.79亿元,同比增长34.2%。目前,在河南食品工业中,被命名为中国名牌产品的品牌已有14个,“双汇”、“莲花”、“南街村”等6个品牌还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河南是农产品原料大省,其中小麦、棉花、芝麻等主要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列全国前茅。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过去河南的农产品多以原料形式运往外省,加工后再返销河南。1990年以后,河南省委、省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了“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大搞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强工兴农战略和“东引西进”的发展战略,重点扶持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其上规模、“长个头”。10多年来,仅对食品、棉纺、医药3个行业的省重点企业,就投入上百亿元资金进行技术改造。   经过大力发展,河南省目前共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0多万个,全省已形成食品、纺织、造纸、烟草、果蔬等十大农副产品加工系列和火腿肠、味精、方便面、纺织、糖果、速冻食品等30多种优势产品。其中,火腿肠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80%,味精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4%,方便面年产量占全国的25%。以科迪集团、三全食品为主力的全省60余家速冻食品企业年产量达40万吨,12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品牌在国家及世界级评奖中荣获金奖或被授予名牌产品称号。   “农字号”名牌企业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漯河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全市涌现出200多个食品加工专业村和“双汇”、“南街村”等50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近2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生产基地和粮食加工转化基地。近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按照企业资产规模、销售收入、赢利能力3项指标排出2003年全国食品工业企业百强座次,仅有250万人口的漯河市就有5家企业跻身全国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