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稻栽培技术新突破
一种全新栽培技术让杂交水稻亩产连续4年冲击全国最高纪录,今年亩产达1359.3公斤。近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国内资深农学和育种专家,对这项名叫杂交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的技术进行鉴定,认为这项由四川科农种业有限公司研究出来的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川省农业专家从袁隆平“理想株型”观点出发,提出“三围立体强化”的概念,进行杂交水稻栽培的理想(光合)群体研究。将合理密植模式化,即把每窝分成3小株三角形栽插,形成数个小三角形围栏。同时每行错窝栽插,形成全田多个大三角形围栏。这种结构让空间、温度、光线和水协调发挥最大作用,并在“嫩秧早栽、三围密植、有机肥足、湿润灌溉、控苗保根”的要求下,达到水稻的超高产。
该技术今年在四川乐山、泸州等水稻主产区的示范结果为每亩增产10%以上。以种植一亩水稻为例,生产资料投入比常规栽培技术增加30元,但增加产量150公斤,按每公斤1.48元计算,可增加收入222元。
袁隆平等专家认为,杂交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最要紧的是加速转化和推广该成果。据了解,目前全国水稻平均亩产420公斤左右,若超高产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强粮食安全有重大现实意义。
信息来源:四川省科技信息所 (200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