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食品国际品牌地位
记者昨天从首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论坛”上获悉,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一项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目前已经建立一套“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体系,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同时还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质量认证和证明商标管理制度;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认证管理和监测工作体系。
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04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达4030个;产品实物总量3260万吨,年销售额723亿元,出口额10.8亿美元,出口率12.4%;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水域面积7710万亩。绿色食品在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整体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从产品级别结构上看,初级产品占32.4%,初加工产品占26.7%,深加工产品占40.9%。从发展的主体来看,在两批37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中,绿色食品企业有117家,占31.5%;在各地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绿色食品企业有299家。
目前,我国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结构和发展模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马爱国认为,无公害农产品与国内大众消费市场对接,绿色食品与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接,有机食品与国际市场需求对接???三种类型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体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的多样性。
据调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假冒伪劣,第二是产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环境严重污染,第三是农药、兽药,以及禁用添加剂的滥用和残留。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冬科认为,要实现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长治久安”,必须“法律监管、环境治理和技术控制”三管齐下。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则指出,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技术、管理等方面与国际相关行业接轨的程度还不够紧密,绿色食品的国际品牌形象和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200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