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育成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实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杂98033试验与示范”针对我国油菜生产实际,利用国际领先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选育出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杂98033”,该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审定,并将申请国家审定。
据介绍,由于我国油菜生产中存在类型混杂、品质优劣不等、无法满足国内外商家对品质的要求等问题,所以尽管我国是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世界1/3的第一生产大国,但仍需每年进口350万吨左右优质菜籽。目前国内外油菜科研与生产发展突出表现为“优质化”和“杂种化”两大趋势,其中优质化主要是“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质改良,杂种化主要体现在利用高产的杂交种替代常规品种,以提高单产为主要目的。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受细胞质与细胞核互作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它是不育系和保持系杂交获得的不育系再与恢复系杂交而成的一种技术。杂98033在产量和抗性上表现出良好的特性,在河南省优质杂交油菜区试中比对照种增产11.14%-20.2%,超过国家规定的“优质油菜产量与非优质油菜产量相当”的育种目标,并具有高抗菌核病、病毒病性和很好的抗寒性,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杂98033芥酸含量0.72%,硫苷含量13.68μmol/g种子,含油量42.09%。优于国家育种攻关双低优质油菜标准(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30μmol/g饼粕,含油量40%)。
此外,该项目通过试验、示范、熟化和集成,为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形成了完整的杂98033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进行了示范应用。杂98033适应在河南省及长江流域的江苏、安徽等地推广种植,适宜区域范围播种总面积在4000万~5000万亩以上,该品种预测推广面积可达600万亩以上,创造经济效益5亿元左右。(谭永江 史俊庭)
信息来源:科学时报 (200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