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河南日报》2005年1月8日头版头条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郑麦9023”: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还有11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本报讯 (记者苑海震 尹江勇)1月7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在刚刚揭晓的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小麦专家许为钢凭“郑麦9023”为我省捧回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也是我省建国以来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省农业科学院的林作楫凭借着“豫麦13”的优异表现,为我省夺得了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同时传来更多喜讯:我省还有11个科研项目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领域涵盖农业、生物、材料、轻工、烟草等诸多行业,实现了我省在获取国家级科技大奖数量和质量上的整体性突破。1995年至2003年,由我省推荐参评的科技项目所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项不过29项,其中二等奖11个,一等奖空白。省科技厅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评选,我省推荐参评的8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有5项获得国家大奖,这充分说明我省整体科研实力增长迅速。   另外,省农业科学院的张改平摘取了被科技界公认难度很大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权威专家介绍,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必须在技术上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从1989年开始到2003年,该奖一等奖连续5年空缺。   许为钢博士的获奖成果是“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应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郑麦9023”是他耗费10年心血培育的小麦换代新品种,先后获得4个省和国家小麦新品种审定。1999年到2003年5年时间,“郑麦9023”在全国累计推广5787.9万亩,增产6.1亿公斤,新增产值14.4亿元,一跃成为我国当前小麦种植第一大品牌,并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张改平以其发明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试纸探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奖。该成果的产品IBD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条是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国家规程评审的动物疫病试纸诊断试剂,近年来,先后在我省以及辽宁、浙江、山东等省推广应用,覆盖鸡群4000多万只,减少社会经济损失1567万元。②4 新闻背景: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每年评选一次的我国科技界最高奖项。   该奖由国务院设立,共5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完成重大科技成果,完成重大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②4    (尹江勇 苑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