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专家共商水利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
为了广泛深入地研究水利科技发展战略问题,凝炼我国水利科技发展的方向、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从宏观、全局、战略的高度,提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水利科技问题,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供咨询意见,2003年8月14日,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在京举办了“水利科技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百余位专家参加了论坛,就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战略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我国的水问题已成为当前、今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的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我国的水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恶化等。
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说,解决水资源的瓶颈问题,关键在于科学治水,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
两院院士潘家铮、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不约而同地建议,把新形势下(比如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的完工)的长江、黄河防洪、泥沙等问题作为重大任务来部署。
徐乾清认为,要加强水利基础研究工作,集中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对水资源所产生的影响。中国水科院董哲仁教授建议,今后水利重大科技项目必须列入野外观测和调查的内容,因为对河流湖泊演变、洪水过程、水土流失等现象的野外观测,是发展水科学的基础工作。
学科的综合交叉也被专家们认为是水利科技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董哲仁说,学科融合交叉的课题很多,比如生态水文学、环境水力学等,都需要调研、梳理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寻找到水利科技新的增长点。农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表示,水利科学与农业科学的结合很可能成为一个发展方向,比如,把节水研究与农业分子生物学研究结合起来,利用生物自身的耐旱性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信息来源:科学时报 (200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