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农民发明抗旱新技术
新华社信息南昌8月20日电(记者林艳兴)江西南康市农民朱干贤发明了一种名为“管子井”的管道取水技术,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我国南方浅层地下水丰富但地表干旱的农田灌溉,受到了水利专家和当地农民的肯定。
几年前,南康市三江乡农民朱干贤受家用压水井的启发,率先在稻田边上植入三根钢管,配上一台水泵、一台柴油机抽水灌溉。由于投资少,效率高,抽水即可入田,这种技术很受农民青睐,他们亲切地称之为“管子井”。
据测算,“管子井”的出水量是家用压水井的3-5倍,投资2700元,可灌溉50亩地,运行费用只需5元/亩,建设和运行成本均比电灌站低。在今年赣南的罕见大旱中,“管子井”大显身手。目前,三江乡农民已挖建150多口“管子井”,灌溉面积7000多亩,全乡呈现旱年不旱的景象。
一些水利专家认为,在我国南方,地下水丰富,像这样灌溉成本低的抗旱技术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200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