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开讲
  记者向杰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满面红光的“欧元之父”蒙代尔,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原型、脸色略显苍白的约翰•纳什,拄着拐棍、身躯庞大的福格尔……当7位不乏传奇色彩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他5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今天一同出现在人民大会堂时,观众掌声雷动。因为从这一刻起,为期3天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学术大宴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应该还能保持25年左右。”1993年诺奖得主福格尔在致词中如此预测。而做出这种预测的信心,来自于他对中国人均寿命几十年来大幅增长的考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的人均寿命是50岁,而今天中国全国人均寿命是72岁。在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人均寿命更达到了78岁。这与西欧和美国在同一水平上。”所以,他认为,中国为普通的老百姓全面提高生活水平,展现出巨大的能力。并且,“是非常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展望未来,福格尔相信,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经济达到美国经济的总体规模,相当于欧洲主要5个工业化国家经济总量的总和。不过,他也提出,如果中国想继续保持现有的经济表现,并有所提高的话,“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水平,关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衡,以及解决发展迅速和发展滞后部门彼此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