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机器人研究获突破
本报山东讯(魏震报道) 老鼠能“听懂”人话!笔者6月4日从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看到,5只头上插着微电极的大白鼠在研究人员发出计算机指令后,正确地完成了连续“左转”、“右转”和“前进”的任务。
“动物机器人”又称“机器人动物”或“智能动物”,即用人工电信号控制动物的神经系统,使动物变成“机器人式”的动物。山东科大刚刚完成的这组实验,就是用计算机产生具有一定规律的电信号编码,通过植入大白鼠脑内的数根微电极将这些电信号施加到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核团,从而使大白鼠在神经核团的控制下实现左转、右转、前进等特定动作。
据项目负责人苏学成介绍,动物机器人研究是电子信息技术与生理学学科领域的大交叉、大融合,并由此而诞生了新的学科领域。随着这类项目研究的成熟,“人工电信号”将会“逼真”到与脑内和体内的实际电信号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程度。届时,将计算机芯片植入人或动物体内,可以代替动物的部分神经以实现对动物某些行为的控制,或代替人体内损坏的部分神经而实现残疾人的康复。
动物机器人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刚刚起步,而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是国内最先开展这项研究的单位之一。
信息来源:市场信息报 (200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