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成立
8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在"庄巧生院士九十华诞庆祝会暨作物科学发展论坛"上宣布:为了弘扬庄巧生先生献身科学、热爱农业、服务农民的精神,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取得更多成果,"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从2005年起正式实施,用于奖励在农作物特别是小麦育种和栽培生理密切相关领域取得杰出贡献的个人。
庄巧生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从事小麦育种研究至今已有66个春秋。他把"要跌爬滚打在麦田中,学会同小麦对话"作为自己从事科学实验的座右铭,在小麦育种理论与新品种选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品种选育方面,他带领几代科技人员选育出了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号系列等一大批冬小麦优良品种,在北方冬麦区广泛种植,其中北京8号年最大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增产30亿公斤左右,为发展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小麦育种理论方面,他主持编写了《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这本102万1千字的巨著,总结了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本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并对利用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育成的新品种及其在生产上应用情况、这些品种的系谱组成、亲缘关系以及某些目标性状在上下代的遗传传递脉络等作了详细阐述;同时还对我国小麦育种工作的主旋律,即三大病害(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的抗病育种、品种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加工品质的改良等三大命题,分别作了专门论述。这本巨著不仅指明了当前我国小麦育种工作的方向、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而且对我国今后小麦育种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他还参与主编了《植物育种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中国小麦学》等重要专著。
据悉,庄巧生先生用自己1995年获得的何梁何利全部奖金(10万元港币)设立的小麦奖励基金,目前已筹资90多万元人民币。他希望,未退休的以及年轻的科研人员能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干好自己的工作,多给后来人留下历史的真实。
李振声、洪德元、卢良恕、董玉琛、范云六、方智远、戴景瑞、盖钧镒、荣廷昭9位院士及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官员和全国各地院校的专家、主要农作物学科带头人百余人参加了庆祝会。
(作者:梁宝忠)
信息来源:农业部 (200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