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5年09月22日 第 01 版)
400万台(套)农机严阵以待,742支应急作业服务队随时待命,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应急调用响应机制全面建立,河南已为颗粒归仓备足“硬核”底气。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刘婷婷 宋沣益
秋分将至,中原大地被连绵阴雨笼罩。
“雨还下着,田里一切正常。”9月19日,郸城县胡集乡白楼村种粮大户王雷望着窗外的小雨,言语间不见焦灼,反倒透着几分气定神闲。在他看来,这场雨补足了玉米灌浆期的水分,适时晚收更能提升单产,预计“十一”左右收获,“那时候天也晴了。”
王雷的从容背后,是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的周密部署与全力保障。400万台(套)农机严阵以待,742支应急作业服务队随时待命,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应急调用响应机制全面建立,河南已为颗粒归仓备足“硬核”底气。
400万台(套)农机筑牢抢收防线
省气象局监测数据显示,9月以来全省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1倍,给秋收作业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雨情考验,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迅速启动“三级联动”应急响应,筑牢丰收防线。各市第一时间成立“三秋”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将秋粮生产任务分解到县、乡、村,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形成“上下协同、全域联动”的工作格局。
农机,是这场抢收战的绝对主力。“三秋”期间,全省计划投入各类农机400万台(套),其中玉米、花生收获机械18万台(套),从收割到烘干的全链条装备已完成检修调试,随时准备上场。
科学应急抢收。加强对742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和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的统筹调度,建立完善应急调用响应机制,一旦出现田间积水,及时调集排涝机具清沟理渠、排除积水,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对倒伏地块,指导机手加装扶禾装置、降低割台高度、低速逆向收割。
烘干晾晒是应对阴雨霉变的“最后一道防线”。各地正全力保障烘干设备“能开尽开”,热源供应稳定;烘干能力不足的县区,提前与周边烘干点签订协作协议,实行“分批拉运、错峰烘干”,避免粮食积压霉变。
科技赋能打好秋播基础
我省在全力抢收秋粮的同时,已同步启动麦播准备,以科技赋能筑牢下一季丰收基础。
良种是丰产的“内因”,更是抗逆稳产的核心支撑。焦作市依托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平台,深化校地、校企协同攻关,计划再培育2—3个适配河南气候特点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在温县等国家级制种大县,100万亩小麦种子基地加紧提质改造,郑麦136、众信麦998等抗逆稳产品种的推广覆盖率持续提升,确保种子供应“量足质优”。防控病虫草害是关键一环。全省重点针对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土传病害,全面推行种子包衣,坚决杜绝“白籽下地”。
高质量播种技术正在全省落地生根。省农业农村厅已印发全省麦播技术、品种布局、病虫防控等5个针对性技术指导意见,将深耕整地、镇压保墒等关键措施细化为“田间操作手册”。
打通技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全省层面,组派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各地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
多部门协同织密“粮安保障网”
从气象预警到收购保障,从政策扶持到物资储备,我省已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秋收秋种保驾护航。
气象预警精准“导航”秋收抢收窗口期。省气象局已启动“三秋”专项气象服务,成立工作专班滚动开展专题服务,重点提示各地抓住9月底至10月上旬前期、10月上旬后期至中旬前期的降雨间歇期抢收抢晒。
粮食收购“仓廪实、资金足”。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今年全省秋粮主要品种商品量达465亿斤、收购量265亿斤。目前,338亿斤仓容已全面检修消毒,100亿元收购资金足额到位,10亿元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障基金同步设立,可以保障收购需要。针对中晚籼稻可能启动最低收购价的情况,我省已联合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优化库点布局,实现“一市一表、一县一图”精准调度,并建立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机制,统筹解决收购过程中堵点难点。备足仓容、资金、器材,各地加强人员培训,抽调业务骨干做好收购协同准备,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
当前,全省大部秋作物已进入灌浆后期,南部及中东部部分地块已成熟,中原秋收大幕已全面拉开。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耕作与栽培室主任乔江方提醒广大种植户,降雨后需及时排涝降渍,科学处置倒伏,轻微倒伏无须人工干预,中重度倒伏需扶直培土固定,茎秆折断的植株要及时清出田块,方便后期机械收获作业。
“适时晚收能显著增产提质,尤其是豫北地区,适当拉长站秆时间,增强后期灌浆,待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乳线完全消失且含水率降至25%时,为机收最佳时机。收获后需迅速烘干或晾晒,将籽粒含水率降至14%以下方可安全储存,同时要清理杂质、选用适配仓储设施,并做好入仓前防虫消毒,降低霉变及毒素滋生风险。”乔江方介绍说。
从豫东平原的连绵玉米地到豫南丘陵的起伏花生田,从农机库房的检修轰鸣到农技人员的田间叮嘱,河南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抓好农机调度、科技服务与收购保障,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