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李君霞赴洛阳开展技术培训 助力绿色杂粮单产提升

2025年8月30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君霞研究员受邀到洛阳,在“2025年绿色杂粮单产提升技术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授课。为来自洛阳各县区的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及产业带头人等60余名学员带来了内容丰富的技术讲座。

此次培训是洛阳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特别是聚焦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提升一线生产者和经营主体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推动绿色、轻简化生产技术落地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与特色农产品供给。

培训中,李君霞首席以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当前国家及河南省关于谷子、绿豆、高粱等杂粮产业的最新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详细解读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帮助学员们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发展杂粮产业的信心。

针对黄淮流域特别是豫西地区的生态特点与生产实际,李君霞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杂粮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她围绕“绿色”、“高效”、“提质”、“增产”的核心目标,详细讲解了包括适宜优良品种选择、精细化播种、科学肥水管理、绿色病虫害防控、机械化收获与产后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特别是在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轻简化技术方面,如免耕直播、机械化精量播种、缓控释肥应用、集成化学除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进行了生动具体的阐述,使学员们能够直观理解和掌握这些实用技术。

李君霞强调,发展杂粮产业不仅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应对干旱瘠薄环境的需要,也是满足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她鼓励各位学员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模式,转变传统种植观念,走绿色、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杂粮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翔实,针对性强,“干货”满满,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实际困惑。通过李首席的讲解,不仅对国家产业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掌握了许多可操作、能落地的轻简高效种植技术,对今后扩大杂粮种植规模、提升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充满了信心。

培训班负责人,洛阳市农技中心农技科科长董振涛表示,本次高端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洛阳市杂粮产业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和人才支撑。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及国家、省产业体系专家的合作,持续开展此类高质量的技术培训与跟踪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为洛阳市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杂粮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