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及评价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曾建民
农业标准化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全球化而诞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农业标准化迅速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其对促进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贸易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进程
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产品安全、绿色、优质的日益需求和农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30年来,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等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它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实施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
(1)注重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化
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追求,以及对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发达国家在生产有机绿色农产品及其它特定农产品时,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实施标准化。如日本在1980?1985年期间,对其农田道路坡面植被设计、施工等制定了标准,使坡面形状、排水沟和不同地区种植的植被类型、种类等都要按照标准进行建设。鉴于有机农业在环保、健康以及持续发展上的重要性,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一样,非常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即按照欧盟农业环保法规的有关规定,要求农民在经营常规农业转为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历2?3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间及以后生产中不能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及药品,并要求农户在从事有机农业的一切活动中,必须按照有关标准或法律规定进行。
(2)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与工艺的标准化
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过程与工艺的标准化非常严格与具体。如欧盟各国在进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依据国际统一标准(ISO9001)、欧盟统一标准(HACCP)、国家标准(BRC)、行业标准EUREP/GAP(可以是跨国性的)等,并把这些标准贯穿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而且其标准覆盖率达到98%?100%,使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包括从农作物种子选育和育苗时候的培土到使用的肥料、农药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车间的卫生条件、加工设备的条件、包装材料、储运时间、温度以及储存的天数等都要遵守有关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标准。日本在农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标准化上则更加具体。如日本将农作物生产过程和工艺标准化制定为区域试验的实施调查标准、特性鉴定试验标准等,前者主要是对农作物新品系在区域内实施播种期、播种方法、播种量、施肥量、农药使用时期和次数等进行多次试验后确定标准,后者是对农作物新品系的鉴定必须在指定的地区进行试验后确定标准。此外,日本在农产品的收获、加工、收藏方法等方面也制定标准,这些标准经过审定与登记后,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严格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如果说注重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主要是注重产前、产中标准,那么注重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则主要注重产后标准。目前,发达国家无论在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上,还是所采取的措施上都是非常严格的。
(1)建立一套完备的农业质量标准保障体系
发达国家除履行ISO9001、《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国际标准以外,其各国政府还参照国际通行标准,根据本国实际颁布一系列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法规和政策,如欧盟统一标准(HACCP)、国家标准(BRC)和美国的水产品和禽肉生产加工操作规程(HACCP)等,以保证其农产品的加工生产达到安全与符合质量标准。
(2)建立一个强大的执法体系
发达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标准化法规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采取了严格的具体执法措施:一是对不达标农产品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例如,欧盟国家多年以前就制定法规禁止抗生素残留超标牛奶上市(其标准为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为千万分之十),牛奶在上市前必须经过检测,如发现有抗生素的牛奶,该牛奶场不但要停产和要求追回产品进行销毁,而且要处以罚金;日本所有农产品进入市场前都要按照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对等外级的农产品是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的,而只能作为加工原料;美国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执法则把重点放在对污染、疾病、加工、残留、守法和经济欺骗5个危险领域进行“关键控制”。二是实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制度。法国是欧盟国家中实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制度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它对于优质产品,使用优质标签;对于载入生产加工技术条例标准的特色产品,使用认定其符合条例的标准合格证书。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也实施识别标志制度。
3.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构筑农业“技术壁垒”
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其实质就是技术标准的规则,谁控制了技术标准,谁就掌握了进入市场的主动权。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发达国市场的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发达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农业标准,借以抵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其市场。这些农业“技术壁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
为了抵御发展中国家的茶叶、蜂蜜等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欧盟在近年宣布禁止使用的农药从旧标准的29种增加到了新标准的62种,茶叶农药标准最少含量比原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欧盟要求进口国家的蜂蜜中的氯霉素不能超过0.1个PPB,也就是说10万吨蜂蜜里不能有1克氯霉素含量。
(2)制定严格的质量认证和检测程序
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冲击其国内市场,往往会建立一套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测程序。如美国目前已建立了近60种认证体系,尤其在实行HACCP管理后,要求所有对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企业都必须获得HACCP的资格认证;欧盟、日本等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
(3)制定了严格的标签和包装标准
欧、美、日等国家都有严格的标签法规,对标签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不允许进口。欧、美、日等国在包装上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欧盟1999年对所有来自中国的货物木质包装实行新检验标准,要求木质包装不得带有树皮,不得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虫蛀眼,木材必须热处理,使含水量低于20%。
(4)环保标准不断升级
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对全球环境的日益关注,发达国家制定了大量的环保标准。如欧盟目前已启动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它规定凡是达不到该系统标准的农产品不允许进口;而美国则规定,凡出口到美国的鱼类及制品,必须贴上有美方证明的来自无污染水域的标签。
二、发达国家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效果评价
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已经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标准化,其发展进程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而其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效果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发达国家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正面效果
(1)促进了各国农业的迅速发展
发达国家近30年来大力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生产,特别是各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修订、完善和细化农业全程标准化生产标准,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标准体系,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生态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采用农业补贴、科技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标准化四大举措,使美国的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大幅提高,其农产品商品率由30%上升到70%以上,大豆产量占全球的50%,棉花产量也位居前列;欧盟各成员国不仅达到了农产品自给,而且成为农产品出口国;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农产品也实现了自给。
(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不但大幅度地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而且使农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美国的苹果按照标准化生产,收成后进行优选、打蜡、抛光,并按照标准规程包装处理从而身价倍增,其价格是我国优质苹果的10倍;在日本,农作物从品种选育到不同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标准,使得每棵小葱长短、粗细如同“克隆”产品一般,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十分可观。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由于美国、日本、欧盟各国实施农业标准化措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目前,各国农民的收入分别占非农业人口收入的80%、75%、60%?85%。
(3)促进了各国农产品的出口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和欧盟的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是农产品过剩的国家,各国为了增加出口,促进本国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它们往往通过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和严格检测程序,构筑“技术壁垒”,从而达到提高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目的。这样既能有效地促进其农产品的出口,减少贸易补贴,而且又不违背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规则。
(4)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致力于推进农业标准化,并把它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于推进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了各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严格的标准制定与应用,加速了传统农业向高精化、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态条件,促进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最明显的成效是大大提高了各国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产品的竞争力。
2.发达国家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负面效应
(1)加剧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摩擦
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用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技术认证等技术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尤其是针对某些国家的农产品对其农产品出口构成威胁时,发达国家就会适时提高或者修改技术标准,以达到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如美国、日本实行严格的检疫、防疫标准,对欧盟各国,特别是英国的牛、羊及肉类制品限制进口,这种技术壁垒的构筑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摩擦。
(2)加剧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不平等竞争
由于发达国家不断推行农业标准化,已率先建立和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而发展中国家无论在标准制定、检测和监测技术、管理手段等方面都无法与其相比。面对发达国家的不平等技术壁垒,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如在参照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基础上,制定本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保护国内市场为此,一场新的以农业技术壁垒为特征的农产品贸易战已经悄然展开。我们认为,要想解决国际农产品贸易摩擦和不平等竞争问题,全球各国必须以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和国际统一的ISO9001等有关规定作为农产品贸易、质量检验或仲裁标准,任意提高农产品标准,拒绝别国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行为,只会加剧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不平等竞争。
信息来源:《农村经济》(成都) (200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