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首页>新闻中心>农业要闻
农业要闻
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
  本报讯 (记者肖建中王磊朱殿勇)12月9日至10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   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成玉,省领导王全书、李清林、陈全国、范钦臣、李柏拴、李克、王明义、叶冬松、孙善武、祁正祥出席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2005年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的经济工作。   徐光春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就学习和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总结了我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主要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我省面临的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了我省经济发展亟须研究和破解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抓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李成玉在讲话中着重阐述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特点和体会,全面分析了当前我省经济形势,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   贯彻中央精神,要做到“四个统一”   会议认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做好我省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四个统一”。第一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进一步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要把思想统一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三要把思想统一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第四要把思想统一到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上来,为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回顾今年工作 四点经验值得总结   会议指出,今年我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增长14%左右,创近年来最高增幅,多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并创近年来最高水平,能够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将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总体看,今年以来我省一二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关键领域的改革有所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扎实推进。   回顾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并长期坚持。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二是坚持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活力,努力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中原。   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需要研究破解的六大矛盾和问题   会议指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速经济转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一是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是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四是努力做好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五是努力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六是努力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七是努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八是努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会议强调,为更好地完成明年的工作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和破解以下六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一要深入研究和破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制约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矛盾,也是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省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产业同类化和同质化严重。破解结构性矛盾,关键是要使我省的产业结构适应工业化阶段性发展的要求、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追求、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不断优化升级。要把产业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格局中来谋划,围绕提高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同时下决心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要深入研究和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粗放型增长方式将进一步加剧能源资源供求紧张的状况,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资源节约和综合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后考核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仅要看GDP,还要看质量效益指标,看能耗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   三要深入研究和破解“三农”难题,走出一条在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在工业化过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重大问题。单纯就农业论农业而放松工业化、城镇化,无法破解“三农”难题;忽视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也会影响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推进。河南有近亿人口,必须立足自身解决好吃饭问题,还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随着明年政策空间和价格上升空间的减小,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我们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三化”进程。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四要深入研究和破解改革滞后带来的矛盾,把更多精力放在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上。以体制机制为核心包括思想观念、政府效能、人文环境等构成的软实力,是发展的保障和助推器。近年来,河南的硬实力不断增强,但软实力不强仍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加快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市场主体实现自我发展提供保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河南的形象,使河南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   五要深入研究和破解开放型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真正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放到促进经济发展主战略的重要位置上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缓慢是河南经济发展的软肋。目前我们面临着扩大开放的难得机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迫切需要我们破解这个长期困扰河南发展的难题。我们必须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要胆子更大一些,思想更解放一些,效率更高一些,招式更新更多一些,通过观念、政策、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大突破。   六要深入研究和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上来。近年来,我省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但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交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更加重视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负责,扎实工作,认真办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06年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要目标和七项重点工作   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指出我省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仍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国际产业转移继续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受资源、能源趋紧的约束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我省经过“十五”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明确了我省今后五年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全省上下业已形成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这些都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条件。要全面分析和认识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的新变化。要全面分析和认识区域经济竞争呈现的新态势。要全面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既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又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增强经济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0%。其他主要目标预期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0万人。   为完成上述目标,会议部署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南水北调、铁路客运专线等一批重大工程将全面开工,一批重大工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项目将加快建设,城镇投资新开工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在建的2200多公里高速公路建设,配合国家抓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加快新郑机场的改造扩建。积极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加快煤炭基地及电网建设,大力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工业和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升级、质量提高。围绕食品、有色、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和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发展,实施一批上规模的深加工项目,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继续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促进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业健康发展。   三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推动投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的重大转变。加快农村交通、沼气、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快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四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推动中原城市群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尽快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发展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密切郑州与新乡、许昌的经济联系和功能对接,加快沿边各市的开放开发步伐。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认真搞好城乡一体化试点。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五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交通、城建、水利、市政公用行业等领域改革。要继续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要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实施东引西进。   六要在推进经济转型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大力推进资源节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七要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使命、加快发展,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学习、把握规律,切实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改进作风、真抓实干,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大力弘扬“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使各项工作着眼点高、着重点准、着落点实。   会议号召,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做好明年各方面工作,为开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同志还有:李长铎、李志斌、张以祥、夏清成、吴全智、贾连朝、李新民、王菊梅、史济春、刘新民、张洪华、郭国三、曹维新、陈义初、李道民、王尊民、马炳泰。   各省辖市的党政主要负责人,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厅(委、局)、中央驻豫单位、群众团体及部分企业、高校的党员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