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实用技术
实用技术
杂粮秋收避损指导建议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这句农谚是杂粮秋收规避损失的法宝,“适时收获、科学收割、精细处理、安全储藏”,也是确保杂粮丰产丰收保障。

一、 前期准备

1.天气监测: 密切关注中长期天气预报。理想情况是在连续晴朗天气前完成收割。务必避开雨天和露水未干的清晨,以防谷物霉变。

2.物资准备:(1)工具: 检查并磨快镰刀、准备好收割机,并彻底清洁脱粒机、清选机,防止往年谷物残留带来霉病。(2)场地: 提前准备好平坦、干净、通风的晾晒场(水泥地、帆布等)。(3)仓储: 准备好编织袋、粮仓(箱),并确保其干燥、无虫、无菌。

3.田间勘察:收前一周多次下地观察,准确判断不同田块、甚至同一田块内作物成熟度。

二、 适时收获(把握黄金窗口期)

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干粒重低;收获过晚,易落粒、折穗、遇雨发芽或鸟雀啄食。

1.谷子时机: 当穗子下垂,颜色变为金黄,籽粒硬化,用指甲掐已不留痕迹时。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口诀: “谷黄不收,风摇粒丢”。

2.高粱时机:穗部80%以上籽粒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红、褐、白等),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注意: 高粱穗颈较脆,过晚收获遇风易“掉头”,损失巨大。

3.豆类(绿豆、红小豆、豇豆等)时机: 最佳时机是豆荚大部分变干、变褐,摇动有响声,但尚未自然爆裂时。技巧:为避免豆荚爆裂,在清晨或阴天空气湿度较大时收割。

三、 科学收割与田间处理

1.人工收割: 适合小地块、丘陵地。割茬高度要适宜,捆扎不宜过大,便于晾晒。

2.机械收割: 适合大地块。必须提前调整好收割机!

(1)割台高度: 避免过低带入泥土和碎石。(2)滚筒转速与间隙: 根据作物和干湿程度调整,转速过高或间隙过小会打碎籽粒;过低则脱不净。(3)风机风量: 风量过大会吹走籽粒,过小则清选不净。

3.田间晾晒:收割后,可在田间将作物捆扎后码放成“人”字形或小堆,晾晒2-3天。

(1)利用田间通风和阳光,降低籽粒和植株水分,促进后熟,并使脱粒更容易。(2)夜间或预报有雨时需遮盖或运回。

四、 精细脱粒与清选

1.脱粒时机:待充分晾晒,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分(13%-15%)脱粒,此时不易破碎。

2.脱粒操作:人工捶打要避免将碎秸秆、泥土混入;机械脱粒要防止堵塞和负荷过大。

3.清选扬净:利用风车或扬场机,清除籽粒中的颖壳、秸秆、秕粒和尘土。

五、安全储藏

1.充分晾晒:入库前,必须将籽粒在干净场地上摊开暴晒,确保含水量降至13%以下(用牙咬,发出清脆响声)。这是防霉变的根本。

2.清仓消毒:粮仓(柜、箱)要彻底清扫,有条件可用日光暴晒或喷洒低毒杀虫剂消毒。

3.分类存放: 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粮食分开存放,做好标签。

4.环境控制:(1)防潮:仓库地面用木板、砖块等垫高,离墙存放。(2)通风:定期在晴朗干燥天气开窗通风。(3)防虫:可采用物理方法(如低温储藏、花椒/茴香纱布包)或符合标准的防虫剂。(4)防鼠:堵塞仓库漏洞,设置防鼠板。

六、特殊情况应对策略

1、遭遇早霜:对于尚未完全成熟的作物,早霜会造成减产。霜后若天气转晴,可等待几天让籽粒尽可能灌浆后再收获,但需密切观察,一旦有霉变迹象立即抢收。

2、遭遇连续阴雨:(1)排水散墒:积水地块,迅速疏通沟渠并利用抽水设备紧急排水。土壤墒情允许的短暂窗口期内突击抢收,坚持“排水一块、抢收一块”。(2)抢晴抢收: 抓住任何短暂的雨歇间隙收割,立即运回室内均匀摊开,用电扇等设备强制通风,防止发热霉变;必要时可使用粮食烘干机。(3)机收要点:过湿地块优先选用履带式收割机。收割倒伏作物时应适当降低割台并逆倒伏方向作业,以减少损失。(4)人工采收:对于机械难以进入或不适于机收的复杂区域,应及时组织人工采收,同步剔除霉变籽粒以保障品质。

3、收后管理

(1)及时干燥:收获湿粮须立即转运至通风处薄摊晾晒,并勤加翻动;或者集中烘干。(2)科学储存:干燥后的粮食应离地存放,采用通风储具。使用密封容器时,可放入食品级干燥剂防潮。(3)检查:隔5-7天定期检查,如粮堆发热或出现霉味,应立即摊晾处理。  


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