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亚洲飞蝗入境
新疆阿勒泰地区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三国接壤,边境线长约1134公里,经常受到迁入性鼠虫灾害的威胁。截止8月27日,迁入蝗虫危害面积50万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46万亩,最高虫口密度达1310头/平方米,平均虫口密度为81头/平方米,超出亚洲飞蝗防治标准160倍以上(亚洲飞蝗的防治密度为0.5头/平方米)。蝗虫严重危害区域牧草,可食部分全部啃光,受灾草场的饲草平均减产43%以上,其中重灾区饲草减产70%。由于蝗虫发生区域是112户牧民的冬牧场和打草场,估计将造成5万头牲畜越冬困难。
农业部对此次迁入性蝗灾高度重视,刘坚副部长指示要迅速派出工作组前往灾区查看灾情、指导防治,并要举一反三,调查其他地区是否有飞蝗迁入。根据部领导的指示,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党委副书记谷继承同志等3人组成工作组,于8月赴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中哈边境一带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组还要求新疆阿勒泰地区在这次蝗虫防治工作完成后,立即着手明年的防治准备工作:一是从现在开始做蝗虫的跟踪调查和监测预警工作;二是做好药品和物资贮备工作;三是建立一支蝗虫快速扑灭专业队伍;四是制定亚洲飞蝗防治工作预案;五是通过外交途径,尽快与哈方接洽,磋商开展边境地区联合监测、联防联治的可能性。
农业部及时与财政部协商,追加了部分治蝗补助经费,给新疆战胜这次蝗灾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新疆各级政府对此次蝗灾也非常重视,自治区畜牧厅及时派出专家赶往现场,并调集了3台大型喷药机和15吨农药,及时投入防治。截止8月底,共出动4000令人次,调集3辆自走式喷雾车、6台悬挂式治蝗机械、40个背负式喷雾器、30辆各类车辆,喷洒了14吨农药,累计防治55万亩(次),基本控制住了蝗虫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蝗灾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苏红田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