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杂交旱稻研究有突破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日前宣布,经专家鉴定,这个中心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优质旱稻不育系。这表明中国杂交旱稻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目前科学家正在进一步用优质旱稻三系不育系配制杂交旱稻优良组合,使之尽快应用于生产。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代表专家鉴定委员会宣布了鉴定意见,他说此次上海科学家育成的旱稻雄性不育系“沪旱1A”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其育性符合国家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标准,抗旱性达一级水平,田间抗病性也较强。
据项目主持人罗利军研究员说,此次育成的籼型旱稻不育系配合力好,目前选育的2个杂交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在节水50%的栽培条件下种植,产量潜力分别达每亩550公斤和600公斤以上,且株、叶形状好,抗旱性强,米粒细长,米质优良,还带有茉莉花香。 (枚没)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