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工 作 简 报
第 58期
【本期目录】
◆我院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郑麦0856现场观摩会在濮阳召开
◆ 郑麦583良种繁育及高效简化配套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扶沟举行
◆ 河南省小麦玉米粉垄耕作技术示范与推广观摩测产会在西华县项目基地召开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设施蔬菜和果树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观摩会暨培训会在新县举行
◆ 马万杰院长到兰考县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示范基地调研
◆《河南日报(农村版)》: 扶沟专家现场示范推广“郑麦583”
◆《河南日报(农村版)》:省农科院科技助力新县现代农业发展
◆ 电视媒体报道
我院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郑麦0856现场观摩会在濮阳召开
观摩会上,濮阳市政协副主席刘国相首先致辞,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郑麦0856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等,当地种植大户代表介绍了我院新品种郑麦0856在当地种植和表现情况。
房延修书记做了总结讲话,房延修书记对郑麦0856的千亩示范方表现及其示范推广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许为钢研究员带领的小麦研究开发团队对我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做出的重要成绩,并对我院今后小麦研究推广工作寄予厚望。
郑麦085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郑麦0856为半冬性中熟品种,品质好,属优质强筋小麦类型,品种抗病性较好,适宜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新品种郑麦0856在示范推广过程中,配合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田间表现理想,有望在河南省进一步迅速推广。
郑麦583良种繁育及高效简化配套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扶沟举行
郑麦583是我院小麦所育成的优质强筋中晚熟半冬性新品种。面对今年倒春寒、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示范田里的郑麦583小麦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寒、抗倒能力,丰收在望;经专家现场测产,亩产达到717.7公斤。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郑麦583综合抗性好,增产潜力大,应加大该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省科技厅、省种子管理站、河南农大、省农业厅、周口市农科院及我院推广处、小麦所等有关领导和专家,许昌、开封等地种子管理部门、种子经销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以及河南日报等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会。
小麦玉米粉垄耕作技术示范与推广观摩测产会在西华县召开
粉垄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法,运用垂直旋耕机械旋耕整地,然后进行作物种植,因其做业土层松散、土层深厚而又自然悬浮呈垄状,故而称其为粉垄。我所自2011年开始粉垄耕作的相关研究,是全国最早进行该研究的单位之一,通过对粉垄耕作机具进行改进和完善,研制出了适宜我省农业生产实际的耕作机械和耕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做业特点,加上明显的增产效果逐渐引起农业科研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当前粉垄仅在我省的潢川、固始、温县等地进行小范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
设施蔬菜和果树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观摩会暨培训会在新县举行
6月4-5日,由我院与新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设施蔬菜和果树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观摩会暨培训会在信阳市新县举行。副院长房卫平、新县县委书记杨明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观摩会上,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了泗店蔬菜种植基地和绿康源生态园葡萄种植基地。观摩会结束后,我院王东升、吕中伟、王志勇、高冠英四位专家先后为与会代表进行了梨树新品种及栽培模式、葡萄简易避雨栽培技术、大棚番茄安全高效栽培技术和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控技术专题培训。
我院推广处、园艺所、新县农业局、新县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新县当地蔬菜、果树基地、园区、合作社技术负责人、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河南日报、河南科技报和新县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马万杰院长到兰考县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示范基地调研
马万杰院长对兰考县示范基地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项目选题与当地充分沟通,切合当地实际;二是要高度重视院县共建工作,强力推进项目实施进度;三是加快推进我院科技成果在兰考县推广应用,加强技术指导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助力兰考县农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自2014年8月以来,我院园艺所科技人员在兰考县组织实施的“果蔬安全高效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积极开展优良果蔬品种引进、肥水一体化技术示范、土壤改良措施试验、病虫害防控新方法应用和果树省力密植栽培模式等技术帮扶。在番茄、黄瓜等无公害生产基地,培训了10余位园区技术骨干,使蔬菜每亩产量增加10%以上,生产的蔬菜达到无公害标准以上,每亩效益平均增加2000元,在当地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彰显。
《河南日报(农村版)》,
扶沟专家现场示范推广“郑麦583”
《河南日报(农村版)》,
省农科院科技助力新县现代农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董豪杰)革命老区新县,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县区,耕地面积小、地块分散,农业发展天然受限,交通不便,农业科技的不足进一步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6月5日,省农科院在新县组织设施蔬菜和果树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观摩暨培训会,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一项项农业科技落地项目,提高当地相对落后的生产条件。
2013年,省农科院与新县签订院县战略合作协议,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一系列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新县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给当地蔬菜、果树种植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育苗温室改造,改变了当地不能冬季育苗只能从外地引苗的现状;工厂化育苗技术,让困扰当地菜农的土床育苗病虫害多发等问题迎刃而解;滴管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既节省成本,又能提高产量;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的现代理念,让当地菜农的腰包鼓起来了。
成立于2007年的新县泗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当地的受益者之一,这个以生产销售果类蔬菜和叶类蔬菜的专业合作社,虽然在当地小有名气,但优良品种的缺乏,生产技术的落后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通过省农科院专家的帮扶,如今的泗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菜农发展蔬菜大棚300多个,蔬菜基地达600余亩,并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亩产量增加10%以上,年人均纯收入提高2000元。
【电视媒体报道】
5月20日,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以“河南小麦:高产之上求高效”为题报道了延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订单小麦高产高效创建情况。
联系电话:0371-85968308 电子邮箱: tgcjdb2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