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工 作 简 报
第 63期
【本期目录】
◆ 我院召开援疆建设兵团十三师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班
◆ 我院油菜专家到罗山县开展技术指导
◆《河南日报》:农技“套餐”省力高效 中产田变身高产田
◆《河南科技报》:豫南直播稻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河南科技报》:新县优质水稻生产示范项目圆满成功
我院召开援疆建设兵团十三师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班
来自新疆建设兵团十三师农业局、涉农企业、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的21名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分别邀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农产品加工处,我院加工所、农信所等有关专家,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等内容进行培训。
房卫平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我院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河南省委省政府有关援疆精神,根据新疆地区农业特色和农业需求,多次成功举办了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紧扣农业产业化主题,针对性强,将会进一步深化河南与哈密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推动新疆哈密现代农业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局,院人教处、推广处、加工所等单位负责人,相关授课专家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我院油菜专家到罗山县开展技术指导
张书芬一行深入田间,实地察看油菜生长情况,并就当前田间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今秋油菜播种及时,温度适宜,前期管理措施得当,油菜长势喜人,为明年丰收奠定良好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豫南地区阴雨连绵,光照严重不足,我们要重点做好渍害、冻害和病虫害的早期预防工作,防止早衰,要组织劳力清沟排水,追施越冬肥,适时喷药防治霜霉病,力争把油菜轻简化高效栽示范基地建设成一流的示范基地。
受油菜籽价格低、传统油菜生产过程劳动力投入较多等不利因素影响,信阳油菜种植面积有滑坡迹象。院、县双方着眼当地优势产业,抓住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选题立项,在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1000亩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应用省院经作所选育的杂双6号、杂双7号适于机械化收割的油菜新品种,把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综合技术打包组装,解决了当地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瓶颈问题,为振兴罗山油菜产业带来了新希望。
《河南日报》,
农技“套餐”省力高效
中产田变身高产田
本报讯(记者张海涛)10月21日,记者从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获悉,一项集成新技术规程有效解决了玉米生产面临的多种问题,今年在兰考县示范推广后,让中产田变成了高产田。
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经过10多年研究,开发出“夏玉米免耕覆盖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包含“一种一肥一水两药三保障”的技术规程,对种子、水、肥等制定具体标准,要求使用带麦秆粉碎装置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免耕多层施肥精量播种机、自走式玉米行间管理机。
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赵霞博士说,该技术实现了农技农艺的深度融合、多项新技术的高度集成,套餐式的简化栽培新技术方便农民操作,去年被制定为河南省地方标准。
该技术今年在兰考县彦堂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今年合作社2000多亩地亩产普遍达700多公斤,有的已突破800公斤。
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河南农大教授陈彦惠认为,该项技术达到了玉米生产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目标,在全省具有推广意义。③11
《科技日报》,
豫南直播稻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近日,“豫南直播稻高产高效生产示范”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河南省罗山县举行。
河南省农科院的直播稻研究成果继去年在河南开封种植示范成功,今年又在豫南的罗山县获得了喜人的丰收成果。该县子路镇朱湾村的郑稻19直播稻百亩示范方经专家实收测产亩产达到633公斤。这是河南省农科院自2012年实施“‘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以来,在罗山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所取得的又一项“院县共建”成果。
我国水稻生产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生产程序复杂,劳动强度大;而直播稻栽培不用育苗移栽,直接利用种子播种,播种出苗期采取旱管或湿管,成苗后与移栽水稻管理一样。直播稻作是轻简化的种植模式,节水节本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稻作的劳动强度,更有利于机械化规模化水稻生产。实践证明,直播稻可以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
据了解,本次观摩的“郑稻1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适宜豫南麦茬直播的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耐密抗倒,成熟灌浆快,落色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强。河南省农科院的水稻专家多年来坚持直播稻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培育出郑旱10号、郑稻19等适宜直播的优良品种,研究探索直播种植技术,经多地试验示范,直播稻种植终于获得成功。
据项目组负责人、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尹海庆介绍,直播水稻古已有之,经过长期发展变为了移栽种植,如今直播方式的回归,是新技术和新品种支撑的现代稻作技术。水稻机械化直播较机械化插秧更容易操作,生产效率更高。直播稻节约的秧田可以种麦,减少了大田整地和移栽用水,同时由于晚播,有效地避开了由稻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发生。
专家提醒,直播稻栽培关键要掌握“一播全苗”、“化控封闭除草”和“早促、中控、后补”、“少吃多餐”等技术措施。直播稻要求精细平整土地,开好田间灌排沟渠;精选种子,选择适宜播种机精量播种,浅播、匀播、镇压;造墒播种或播后及时灌蒙头水,待透墒后及时排出田间明水。除非严重干旱,2叶1心期前无需灌水,以利全苗齐苗。直播稻播种期正值高温高湿季节,田间草荒极易发生。苗期有效控草是直播稻种植的最关键环节。
专家介绍,播后苗前化学封闭是最有效的控草方法。除此之外,要根据直播稻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群体大的特点,在重施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的原则下,氮肥的总用量控制在每亩20—25公斤,前期占总氮量的70%,以利秧苗早生快发;中期以水控田,控制无效分蘖和拔节过快,构建健康高产群体,优化田间小气候;后期施氮量占30%,用于促花增粒,视苗情,观叶色,“少吃多餐”,酌情追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供肥的连续性,实现穗大粒饱。
联系电话:0371-85968308 电子邮箱: tgcjdb2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