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报记者 陈潇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林业六大工程的全面启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全面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决定》的实施意见及《绿色中原建设规划》的出台为标志,我省林业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在我省实施《绿色中原建设规划》的第一年,记者对省林科所所长、研究员朱延林进行了采访。作为我省科技兴林顾问组的9个成员之一,他对我省广大种植户发展林业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朱延林研究员认为,我省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纯林面积大,树种单一,易引发大面积病虫害 目前的造林树种以杨树、泡桐为主,纯林占总面积的90%以上,树种单一,削弱了生态物种多样性,极易引发大面积的病虫害。各地应及时地做好隔离带的建立及品种的更新,加强对纯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逐年提高混交林的比例。混交树种可主要选择乡土树种,如楸树、楝树、香椿、臭椿、刺槐及部分针叶树种,尤其是楸树。
林木的品种老化,亟待更新 以经济林为例,我省传统小杂果种类多样,但是在产量、风味、价格上没有优势。在我省可以大力发展优质、丰产、耐贮运的小杂果,例如薄壳核桃、杏李、扁桃、沾化冬枣等,它们的特点是在河南各个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发育,经济价值高,耐贮藏、运输,市场前景好,并且目前在省内仅为小面积栽培,发展空间大。
管理措施落后,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近些年,省内外的苗木市场十分活跃,新的树种、品种不断涌现,但相应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栽培措施等未能及时应用到生产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苗木市场鱼龙混杂 育苗单位很多,个别单位不分适生与否只顾眼前利益盲目推广一些品种。种植户最好到正规的大型育苗基地、科研院所购苗或直接与品种选育者联系。尤其是作为新品种引进时,更要从科研院所或选育者处购入。
朱延林研究员说,适合我省发展并且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树种非常多,如豫楸树1号、薄壳核桃、沾化冬枣、豫刺1号、美国杏李、红叶臭椿、金叶刺槐等。他还对其中部分品种的市场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豫楸树1号是河南省林科所经过20余年的研究取得的一项成果。与传统的楸树相比,它具有早期速生、干形优良、观赏性强、材质极佳、适生范围广等优点,而且对有毒气体如SO2、CO等有较强的吸附性。在郑州及周边城市,豫楸1号用作行道树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美化效果。目前市场上楸木奇缺,其价格超过一般木材的8倍以上。在国内,胸径30厘米以上的楸树原木每立方米的价格高达3000元。
核桃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实、木材两用树种,核桃仁营养丰富,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同时,核桃适应性强,管理简单,适于大面积栽培,尤其在立地条件比较恶劣的丘陵地区可大面积发展,被列为我省退耕还林首选的生态经济型树种。而薄壳核桃的壳非常薄,手捏即开,取仁方便,味香而不涩,在市场上非常抢手,很多地方的消费者都苦于买不到薄壳核桃。现在发展薄壳核桃,自然不必为销路发愁。
沾化冬枣是我国品质最优的鲜食枣品种,在0℃~5℃下可储存4个月,能在果品淡季供应市场,特别是能在元旦和春节供应市场。目前,沾化冬枣在省内的种植面积不大,且分布较散,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更无法满足出口创汇的需要,在国际、国内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名片
朱延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管优秀专家、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贴专家,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在刺槐、榆树、悬铃木的研究上居国内领先地位。办公室电话:0371-5717080 5717244
信息来源:本河南农村报 (200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