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关注节前棉花市场
  今年前10个月,中国棉花进口同比增加了4倍,超过65万吨,其中61%来自美国。   苦等棉价下落的中国纺织厂商开始把紧盯棉市的目光转向大洋彼岸。那里,美国棉花协会的专家组正在收拾行囊,准备本月到中国寻求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之道。   业内认为,此次中美纺织贸易纷争若能妥善解决,中国从美国的棉花进口将会拉动国际市场棉价上扬。同时,国内导致棉价奇高的因素仍然存在。 200万吨缺口   今年中国原计划产棉600万吨左右,但由于今年北方主要产棉区的阴雨灾害,减产大约100万吨。而今年下游棉纺织企业的棉花需求增加量大约100万吨,造成大约200万吨的供需缺口。   广东纺织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志强回忆,今年初棉花价格还在每吨1万元,后来逐月上涨,并最终达到每吨1.7万元以上的高位。而按照往年价格波动经验,每吨1.4万元几乎是下游棉纺企业可以承受的价格极限。?志强说,目前广东省的棉花缺口为20多万吨,由于棉花采购成本上升,广东棉纺织企业利润已经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在国内主要棉产地新疆,已有30%的棉纺企业因无力购买棉花而被迫停工,还有30%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据新疆统计局提供的数字,1~8月新疆棉纺行业亏损2.8亿元。   为缓解棉花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的压力,中国政府今年下半年单方面增加5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加上中国对世贸组织所承诺的89.4万吨进口配额,全年棉花进口量将达114万吨。   一些业内人士则担心,中国的棉商和棉农虽因棉价上涨在中短期受益,但因与国际市场差距明显,会令棉纺织企业将大宗采购订单送到国外,对国内棉花生产及棉商造成长期不良影响。 回归计划经济?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供需矛盾并不足以使今年国内棉价这样“离谱”。近两年我国棉花市场基本放开,价格全凭市场调节,在今年供需矛盾明显的情况下,棉农惜售,民间的流通资本参与棉花囤积。浙江省棉纺行业协会钟秘书长认为,在今年棉价的形成背景中,有不少中间商,包括大企业和民间资本“炒作”的结果。   一般企业购棉款来自农发行发放的贷款。今年,发改委为避免棉花收购期间哄抬价格,专门规定了贷款上限。但此项规定并没有阻止浙江等地商人在新疆炒棉。因为这些民间游资不一定来自农发行。   据广东省纺织协会对省内棉纺织企业的一项调查,在改进棉花市场状况的10条措施中,包括全面开放进口棉花限制、消除棉花产地人为障碍、建立棉花预警机制、国家介入棉花市场订立指导价格等。而被企业选中最多的一项是“建立规范的全国棉花市场”。   目前国家已将棉花期货市场定址河南郑州。据称,郑州商品交易所已基本完成棉花期货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但是无法估计这个从1984年开始研究、2001年开始筹备的棉花期货市场何时开张。国内期货业投机心态远大于套期保值,谁也无法预见一两年后的市场情况。 还有一波抢购风   11月底以来,棉花现货市场报价不断下滑,但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兴奋。12月3日的消息称,用棉企业观望心理较重,市场成交较少。电子市场价格受现货市场影响,当日交易气氛低迷,价格下滑,但幅度不大。   一份来自权威部门的报告称,目前国内棉花市场主要特点可简单概括为“纺织市场不见好转,棉花成交微乎其微,观望企业不断增多,价格还在继续下滑”。受“买涨不买跌”心理影响,国内多数纺织企业仍不愿采购,等待价格进一步回落。?志强认为,此番回落行情幅度很小,不足以作为对后市走势判断的依据,估计这样的价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明年上半年,要看国外棉花收成是否有所好转。由于南半球棉花收获季节为3~4月,如果丰收,国际市场价格下降,会对中国棉价降低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   专家指出,目前棉价回落是暂时性的,主要由于银行年末收贷,各企业也在此时还贷结算,因此减少棉花收购。一旦新的年度贷款开始,还会出现一波抢购风,估计会在春节前后。这将是这个棉花采摘销售年度最后一次抢购。                                        (王旗 杨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