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河南日报(农村版》:粮丰仓盈根基稳“强弱”双优竞出彩——写在河南夏粮丰收之际

《河南日报(农村版》,717日:第1版,头版

 

粮丰仓盈根基稳“强弱”双优竞出彩

——写在河南夏粮丰收之际

 

本报记者  董豪杰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夏粮再丰收!喜讯传遍中原大地:今年我省夏粮总产量达3745.40万吨(74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31.7万吨(26.34亿斤),增长3.6%。夏粮总产量的增量和增幅分别为全国的44.9%171.4%,再创河南夏粮总产量历史新高。

高标准农田筑牢中原粮仓

滑县东北部,一块横跨8个乡镇、面积50万亩的麦田,是我省最大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田成方、林成网、路平渠通、灌排顺畅,全省各地持续推进的高标准粮田建设,正是我省强本固基、夯实粮食生产能力的一个缩影。

对于延津县魏邱乡中魏邱村的种植户秦善霞来说,流转近百亩土地成立家庭农场,底气就在良田地头有路、路边有渠、渠边有井,咱农民种粮还怕啥。秦善霞说,能浇能排,产量差不了,今年我这小麦亩均产量轻松超过1000斤。

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粮食生产,根本在土地。我省耕地保有量在1.2亿亩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63万亩。而根据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要确保建成6369万亩、力争建成7420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筑牢中原粮仓

优质小麦保增收

新麦入仓,秦善霞种植的小麦将在加工厂制作成面条、饺子粉等,而淮滨县绿色恒丰种植合作社种植的小麦,则将在加工厂成为饼干制作的优质原料。

一个强筋、一个弱筋,不同的小麦,却有着同样的名字:优质专用小麦。一南一北的两个种植户,在粮食收购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根据麦收前与加工企业签订的收购协议,每斤比普通小麦高出0.1元。今年种的这400多亩弱筋小麦增收了。绿色恒丰种植合作社种植户张明勤说。

今年麦收前夕,淮滨县不少种植户纷纷前往栏杆街道办的一处试验场内参观,宁麦13、扬麦15、农麦126、绵麦51、郑麦103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弱筋小麦品种在这里同台竞技小麦不仅要优质,更要专用,要选育、生产符合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新品种。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所所长雷振生说,目前所做的一系列品种筛选试验,就是要抓紧按照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品质要求,专门为企业选育一批适宜的小麦品种。

郑麦366、郑麦7698、新麦26……目前,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超过98%,一大批农民耳熟能详的优质小麦品种,正成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保障。我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204万亩,3年实现了翻一番,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1/7

科技服务到田间地头

优良品种做基础,小麦如何实现高产?位于延津县僧固乡东史固村的豫粮集团生产基地里,相关负责人闫喜战给出了答案:良种良法相配套。

该基地1304亩的麦田里,种植的是优质小麦品种郑麦369等,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省农科院小麦所的专家还将农业科技在此落地。闫喜战介绍说,这片麦田里,小麦新品种展示、栽培技术试验等一应俱全,从种到收的每个关键环节,都有专家的身影、农业科技的助力,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示范基地。种植户想看想学,都到这儿来。

滑县白道口农技推广区域站,则已成为当地种植户的田间守护者,苗情监测、气象服务、技术服务面面俱到,有问题就到区域站,田间地头的农技服务,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也让农民吃下了增产增收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