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知识经济的农村成人教育
山东平邑县铜石镇教委 邢连德
摘要: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看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知识经济的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要的发展契机。
中图分类号:6725 文献标识码:B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知识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知识将更广泛地深入到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从而改变了经济整体的内涵,使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运行形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同,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资本成为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资本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知识的大量生产,快速传播,及时汲取和有效应用产品和服务中蕴藏的知识量将成为竞争的基础。(2)人力资本是社会中最宝贵的财富。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人力资本代表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以文化和技能等智力知识的形式存在,同时也体现在个人的价值信念等非智力知识中。(3)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学习的经济,创新加速了知识的形成和扩散,促进了知识的有效利用。
二、知识经济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与知识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首先,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起点比较低,基础教育薄弱。我国的成人教育起步于“扫盲”教育。1950年9月,针对当时文盲占人口总数80%以上的严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发出了“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的号召。经过40多年的努力,“扫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很多农村地区还处于贫困状态,农民的基础教育仍然十分薄弱。知识经济对知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成人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实现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
其次,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比较落后。脱胎于农村“识字”教育的成人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陈旧,层次不高,办学形式单一,规模不大,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成人教育的发展,桎梏了农村教育在知识经济中应当发挥的作用。知识经济加快了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再次,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创新性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理论,实现农村产业的优化升级改造。除了加大农业的投入之外,最主要的是需要一批既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又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新型农业人才。而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比较偏重文化知识,忽视对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教育与经济的脱节限制了知识的形成和传播。只有立足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才能使农村成人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知识经济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在于:(1)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重要性的加强提高了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要求。过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成为主要的投入形式。农村知识资本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2)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亟待更新。过去农村成人教育主要以文化知识教育等形式为主,现在必须在巩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农村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健全县、乡、村三组成人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3)要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加强农科教的结合,使成人教育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农村成人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掌握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和拔尖的创新人才。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教育形式的创新。
1.教育观念的创新主要是指重新认识成人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紧迫感,协调农村成人教育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关系等。知识经济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以“扫盲”、“识字”为重点的普及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知识型农村社会的需要,要把教育的重心转向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上来,通过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实践教育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把农村成人教育放到新时期农村发展中心环节的地位,完全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教育观念创新的最主要的内容。其次,我国农村成人教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要增强紧迫感,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教育。同时,教育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要注意协调教育和农村科技经济的关系,实现农科教的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教育内容的创新是指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在巩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提高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农村技能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形成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知识既包括智力知识,又包括非智力知识。智能教育主要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所不可缺少的。我国农村智能教育的层次还很低,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已是势在必行。要创造条件,加快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智能教育的创新。然而,智能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非智能教育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比较重视智力因素,专业技能教育等非智力教育明显不足。因此,有必要强调非智力知识的教育,加快教育内容的全面创新。
创新教育是教育内容创新的主要环节。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追求创新意识就是培养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意识,追求创新思维就是培养敏锐把握事物变化的趋势的思维能力,追求创新能力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素质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程度,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教育形式的创新就是积极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推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增加受教育的范围,提高教育的成效。要大力发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老年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逐步建立以多种高科技媒体为依托的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要建立开放式、网络式的农村成人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应该鼓励多种办学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扩大我国农村成人教育阵地。
知识经济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人类前进的步伐,掌握了知识就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先机。对于中国这个拥有八亿农村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知识经济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条件,能不能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好处,关键在于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当前,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因素,这一方面是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挑战,另一方面,改革和创新又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快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创新是面向知识经济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成功实施任重道远而又意义重大。
摘自:2004.3(30?40)《成人教育(哈尔滨)》
信息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 (200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