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糖厂废弃物生产有机肥
由华中农业大学和广西柳州凤山糖业集团合作,成功研发的一项利用糖厂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的技术,为解决糖厂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我国蔗产区糖产业协调发展带来了转机。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保问题的重视,作为污染大户,近年来制糖业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打压。在废弃物中,糖蜜酒精废液及其衍生物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虽然采取了多种处理方式,但都存在处理不彻底和成本太高的缺陷。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租用隐秘的水塘、山坳,将糖蜜酒精废液自然存放,成为蔗产区一大生态隐患。
2002年,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与广西柳州凤山糖业集团合
作,在调查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及实际处理经验的基础上,历时两年,成功研发了一项利用糖厂废弃物资源生产有机生物肥的技术,攻克了糖蜜酒精废液及其衍生物处理这一世界性难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相关基础研究、小试、中试和产品的应用研究,整体技术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此项目技术的主要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梁运祥教授说,如果将这一技术在全国蔗产区进行推广,除可以产生显著的生态和环保效益,还可为制糖产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为蔗产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带来转机,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生物有机肥可成为制糖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全国年生产400万吨生物有机肥计,全年可为制糖企业带来20亿元的产值和8亿元的利税。以广西柳州凤山糖业集团为例,使用该项目技术以后,去年共生产有机肥近10万吨,新增利润1500多万元。
其次,为包括制糖和酒精生产在内的制糖行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实施该技术,一方面可大幅度减少糖厂的治污投资和运转费用,另一方面又可使酒精厂无后顾之忧,开足马力生产。据测算,以生产每吨食糖增加综合利润150元计,全国800万吨糖产量,全行业可增利12亿元以上。
第三,促进蔗产区甘蔗产量和蔗农收入明显提高。据预计,实施这一技术,全国可提高甘蔗产量10%,糖产量10%,蔗农每亩可提高收入120元以上,同时可减少30%的化肥用量,全国蔗区节约化肥100万吨。
信息来源:辽宁科技情报研究所 (200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