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软科学管理办法2004年修改
--------------------------------------------------------------------------------
“软科学影响决策、服务决策,它甚至比一个项目、一项投资发挥的作用还要大,软科学不‘软’。”2004年4月2日,新疆科技厅代表在科技部召开的西南、西北片科技调研及软科学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作出的如是表示,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会上,来自11个省、自治区的软科学研究者一致认为,软科学是为决策服务的科学,以研究促进决策,推动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截至2002年,我国软科学研究规模在各地已有较大增长,研究机构已增至1600多个,研究人员接近50000人,研究课题总数量达14000多项。 在会上,针对多年未能申请到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计划,部分西部省、自治区提出建议,“如果建立地方专项基金,搭建一个支持区域发展研究的平台,会大大促进上下联动。”重庆代表说。
软科学奖励办法也成为与会者关注的话题。许多省、市对用于决策和管理实践成效显著的软科学项目,按照地方奖励办法进行奖励,而面向国家的软科学进步奖已被取消。“把软科学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更有利于软科学研究的发展。”山西代表说。
2004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总经费仍为1000万元,分为重大研究课题招标项目、重点课题、列入指导性计划的自筹经费课题,强调加强与各地方、各部门软科学管理机构的联系,根据国家的需求,真正能组织一批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重大项目。目前,2004年计划的申报、立项工作正在组织中。 为使软科学的计划管理“硬”起来,科技部今年将修改《国家软科学计划管理办法》,并出台《科技部软科学工作管理办法》、《国家软科学计划管理手册》。据介绍,新《管理办法》将国家软科学计划的定位做了一定调整,把研究集中在科技宏观发展的战略及政策、科技宏观管理的战略及政策、科技进步促进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战略问题等领域;强调通过电子政务,实现从项目申报、评审到立项过程的公正、公开和透明,做到重要环节向社会公示;加强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共享;加强计划的过程管理,强调阶段性成果管理规范化等。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0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