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国外
  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国政府今天公布了《2003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时表示,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中,作为自主创新主要标志的发明专利国内申请量去年首次超过国外申请量,但国内申请最终获得授权的数量仍大大低于国外申请。   王景川指出,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知识产权、工商、版权、公安、海关、质检等国务院9个部门正联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知识产权宣传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活动。   王景川在介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时透露,到今年3月17日,我国受理的三类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00万件。第一个100万件用了15年,第二个100万件仅用了4年零3个月,这说明:第一,国内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活跃,使发明创造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第二,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对外商投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国外的申请量也大幅度增加。   王景川特别强调了去年专利工作的三大特点:一是三类专利申请在数量上形成三分天下局面,16年来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接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去年发明专利申请较上年增长31.3%%,增速远高于其他两类。二是8年来发明专利国内申请数量首次超过国外申请。我国自1994年成为《专利合作条约》(PCT)成员国以来,国外发明专利申请剧增,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相对较少。但去年发明专利国内申请达5.7万件,国外申请为4.9万件。三是国内外的职务申请首次超过非职务申请,这主要源于国内职务申请量的迅猛增长(较上年增长26.1%%。但他同时指出,直到去年,发明专利国内申请最终得到授权的数量,仍以年11404件而大大低于国外的25750件,比数悬殊达30.4∶69.6。   王景川分析说,国内和国外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有差距,原因很复杂。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此外,科技创新主体和相当一批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不太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有效地保护知识权益,由于论文的过早发表或者鉴定会的过早公开,使其丧失了新颖性,甚至一些自主创新成果不知道申请专利,造成了本可以获得专利授权而没有获得的客观事实。   要解决这一问题,王景川强调,这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家能够完成的。但下面几方面必须抓紧做:一是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幅度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二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基本知识的培训,使广大科技人员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懂得和善于运用这个制度,依法获得相应的权利。三要在科技创新活动和经济活动中实行更加明确有力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使得市场经济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出的能力和水平。(记者 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