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防治方法解析
随着养鸡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防治球虫病已经成为十分棘手的问题。迄今为止,控制鸡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仍是药物预防。可以说,没有抗球虫药就没有今天的养鸡业。但绝大多数养鸡户对抗球虫药的知识和使用技术知之甚少,由此带来了很多隐患。
我国抗球虫药的种类
鸡用抗球虫药按其化学结构和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另一类是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有莫能霉素、盐霉素、那拉霉素、森杜拉霉素、拉沙洛菌素、马杜拉霉素、海南霉素等。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主要有尼卡巴嗪、地克珠利、氨丙啉、球痢灵、洛克胂、氯苯胍、氯羟吡啶、哇啉类抗球虫药等。
用药方案
连续用药。这种用药方案在肉鸡生产中采用得较多。连续用药的优点是饲料混合错误的危险性较低,可以降低用药成本,有利于免疫力的产生。其缺点是易产生抗药性。离子载体类药物一般适用于连续用药,
穿梭用药。即离子载体类药物与化学合成类药物依次交替使用。在开始阶段使用离子载体类药物,肉鸡可以得到充分的刺激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接着使用强的化学合成类药物可以阻止球虫病流行高峰的出现,让鸡只达到最佳的生产水平。强的化学合成类药物一般不用于穿梭用药的开始阶段。
轮换用药。轮换用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同一种抗球虫药,相同环境中饲养两到三批鸡后再换用另一种抗球虫药。需要注意的是变换的抗球虫药在化学组成上不能属于同一类型,以免产生交叉抗药性。一般不在一种离子载体类药物之后换用另一种离子载体类药物。轮换用药在养禽业中被广泛采用,但要注意的是短周期的轮换用药不太可能达到延缓耐药性产生的目的,因为轮换药物的速度过快,抗药虫株可能仍然存活。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指在同一饲养周期内同时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球虫药,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来延缓抗药虫株的产生。联合用药的效果取决于参与其间的各个药物是否产生了抗药性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没有协同作用的两种药物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时应该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没有出现抗药性之前投药,否则没有实际意义。
使用抗球虫药存在的问题
治重于防。许多养殖户忽略预防球虫病的重要性,等发现鸡群出现血便等临床症状时才紧急用药。实际上此时球虫已经基本完成了无性繁殖并进入有性繁殖期,紧急用药只能起到抑制球虫进一步发育和预防后续感染的作用。因此,雏鸡到了易感日龄应该使用球虫药进行预防,特别是在易感阶段和流行季节更要进行预防。
剂量不足。抗球虫药使用不当、饲料加工过程中抗球虫药混合不均匀、按白羽肉鸡的推荐剂量饲喂黄羽肉鸡?穴忽略了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采食量的不同?雪均会导致用药剂量不足。
用药过量。某些市售抗球虫药的剂量不足使饲养者或部分饲料厂任意加大抗球虫药的剂量,结果造成用药过量。另外,抗药性的存在使抗球虫药达不到预期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也是导致加大用药剂量的原因之一。
球虫病防治的发展趋向
球虫病活卵囊疫苗的使用将是全球防治鸡球虫病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免疫力的产生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穴免疫力形成前?雪鸡群仍有发生球虫病的风险。因而,可采用抗球虫药和球虫病疫苗轮换使用的方式来综合控制鸡球虫病。
由中药材经提取、浓缩、精制而成的中草药制剂具有驱虫、杀虫、止血、解毒、消炎等效果,将成为今后用于防治鸡球虫病的又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常用于防治鸡球虫病的中药材有青蒿、常山、白芍、蒲公英、旱莲草、鸭跖草、地锦草、败酱草、翻白草等。
总结与建议
对于全新的抗球虫药或在该地区敏感的抗球虫药,连续用药方案通常是最有效的。
在抗药性已经普遍存在的地区,可以采用疫苗接种方案使已经产生抗药性的球虫株重新变得敏感。对于部分鸡只出现的疫苗反应,可以用氨丙啉饮水进行治疗。
在商品肉鸡的饲养过程中,采用轮换用药方案在饲料中添加预防药物是非常普遍的。对于饲养周期短的品种,可采用全程用药、季节轮换的方式;对于饲养周期较长的品种,可采用轮换或穿梭用药方案。
对于球虫病感染比较严重的黄羽肉鸡,可以适当加大抗球虫药的使用剂量。
(才风峰)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