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运输车发展空间有限
我国农用运输车行业继去年一举扭转了连续3年的低迷徘徊局面之后,今年一季度在农用车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产销量稳中有升,得到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据中国农机协会农用车分会统计,一季度我国共生产农用车66.324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了0.2%。其中四轮农用车的产量为14.169万辆,同比增长了14.63%;三轮农用车的产量为52.1555万辆,同比减少了3.12%。有关专家认为,虽然今年以来农用车行业得到了平稳发展,但亦有隐忧存在。
政策拉动作用显现
有关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农用车行业之所以能承继去年的升势,产销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使农用车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年发布的"一号文件",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对促进农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与此同时,尽管目前农民购置农用车产品并没有补贴,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启动与各省、市、区和地方政府的及时拿出资金跟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机市场的需求得以提升。
企业旗舰仍是时风
从四轮农用车和三轮农用车前十名企业的排名可以看出,除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仍雄踞三轮、四轮农用车产销量榜首外,山东五征农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增幅也相当明显,其四轮农用车的产销量已从上年的十名之外跃升为今年一季度的第三名(位居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寿光市凯马奥峰车辆有限公司之后),产量达1.0285万辆,销量为1.0317万辆;其三轮农用车产销量也从去年一季度的第四名上升为第二名,产量达7.992万辆,销量达7.9816万辆。而多年来位居三轮农用车企业第二名的山东巨力股份有限公司排名下移了一位,产销量也由前两年的均为10万辆以上,降到了7万多辆。
生产集中度稳步增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四轮农用车排名前十名企业的生产总量为9.3905万辆(去年同期为7.6260万辆),比上一年增长了23.14%;前十名企业的产量占全行业生产总量的66.27%(去年同期为61.69%),比上一年提高了4.58个百分点。位居三轮农用车一季度排名前十名企业的产量为51.5056万辆(去年同期为52.4708万辆),比上一年略有减少;前十名企业的产量占全行业生产总量的98.75%(同期为97.47%),生产集中度又有所提高。
产品结构更加合理
今年一季度,我国农用车的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其中,三轮农用车的驾驶室车型所占比例比同期增加了16%左右,电启动方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4%。由于新的产业政策规定对三轮、四轮农用车配装动力有所放开,未作硬性规定,因此生产企业在三轮农用车装扩缸机批量增大。配装1105、1100和1115单缸大马力柴油机有所增加,单缸195机型减少,L24、490多缸机配装的三轮农用车比例超过10%以上。四轮农用车的配装动力功率也有所上升。这样用户使用中能满足超重、爬坡以及松软路面的动力需求,对减少噪声,减少污染排放都有一定好处,体现了用户追求省力和舒适性。四轮农用车产量所增加的"内涵"仍是"变拖"产量所占比例较大。
产销大省当数鲁冀
农用车的生产大省仍旧是山东占先。其在全行业所占比例由2003年一季度的30.66%上升为今年一季度的38.74%,三轮农用车所占比例也从去年的74.73%上升到76.71%。四轮农用车的销量仍是山东占据第一,占全行业销量13.03%(去年同期10.75%),三轮农用车销量第一的是河北省,山东仅次于河北省,仍居第二名。其他四轮农用车的生产大省是四川(占全行业17.97%)、浙江(占全行业16.33%)、安徽(占全行业6.72%)。三轮农用车的其他生产大省是安徽、北京等,销售大省仍是河北、山东、河南等省。
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进入3月份以后,农用车产销量开始下降,一些生产企业的订货量减少,所以尽管一季度农用车行业开局良好,但农机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却对其未来走势深感担忧。据我们了解,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三:由于从5月1日起,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除拖拉机外,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已统一归由公安部门管理。也就是说,过去部分省、市、区由农机部门上牌的三轮、四轮(主要是"变拖")农用车都统一交接给公安部门,实施与汽车一样的严格管理。这一法规明确了农机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关于农业机械交通管理的职责划分,结束了农用车长达十多年的委托监管局面。但在新法实施的同时,也使一些农村用户产生了疑虑,农用车(特别是三轮车)主要活动范围在田间、地头、乡村道路上,公安部门如何实施有效管理,农用车由于它的特定性决定了其不能上高速路(时速70km/h以下),不允许进大中城市(环保定位),还按汽车交养路、牌照等税费是否合理;已上牌照的车将如何办理转户口等原因,都使欲购车的用户开始持币观望,这是其一。其二是由于钢材等原材料从去年开始不断涨价,使生产农用车的企业苦不堪言,每台车的成本平均增加了1000~1500元,而受农民用户购买力相对低下的制约,每台车的价位只能上涨增加成本的一半左右,使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或减少生产。特别是近期,国际油价一路攀升,随着柴油价格的上涨,使农民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加,也影响了一部分购车群体。其三是农用运输车的更名,今后三轮农用车和四轮农用车可能被授予不同的名称,也使一些用户迷惑。为此,广大农村用户期待国家能给农用运输车落实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以促使农民勤劳致富,促进农村交通运输的健康发展。
有关人士认为,在农用车行业发展既有良好机遇、亦有隐忧存在的情况下,要实现快速稳步的发展仍有待国家的政策支持,并在税收、信贷等方面适当向农用车行业倾斜。农用车企业只有努力抓住机遇,不断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为"三农"发展服务,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壮大。(盖致富)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中心 (200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