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2月25日:A2 综合新闻
安阳农民给小麦专家发大奖
本报讯 2月21日,在安阳县瓦店乡宋梁桥村的地头,一场别开生面的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章代表6万户农民,将一辆价值30万元的汽车的钥匙交到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雷振生研究员手中,作为对郑麦366团队雷振生研究员等专家的奖励。
在赠车仪式上,吴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俺们奖励专家一辆汽车,一是感谢专家们选育出的优质丰产品种,让俺们种粮收入大幅提高;二是方便专家们送科技下乡。”原来,从2004年起,以雷振生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就和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携手,联合推广省农科院小麦所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366,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合同,进行订单生产。
10年来,郑麦366团队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制定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确保生产出的小麦符合加工企业要求,并培训农民技术员,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在安阳县及周边地区,该品种近几年种植面积每年都在50万亩左右,订单小麦面积每年保持在20万~30万亩。订单种植的小麦,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0%~20%,每年为当地农户直接增加收入近1亿元,合作社也获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谈到农民给专家发奖,雷振生研究员感触颇深:“我是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搞研究就是为农民服务,农民高兴我就高兴。我领过很多奖,农民给我‘发奖’还是头一次,这个‘奖’价值更高。”参加完赠车仪式,雷振生和专家们又来到地里,给农民讲起了春季麦田管理要点。
“过去政府奖励专家,今天合作社农民奖励专家,这正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在土地流转加速的现实背景下,农业科技人员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要求。”参加赠车仪式的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房卫平说。
(本报记者 雷建树 郭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