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靠收入多元化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笔者认为,收入多元化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现实选择。   靠政府服务增加农民收入。政府服务是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减少农民生产和经营成本、降低农民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重点是要给政策、教方法、化风险。给政策,就是要把中央的各项支农政策原原本本地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避免政策“棚架”,确保农民真正得到政策的实惠。教方法,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干部示范和典型引导,向农民灌输新知识、新观念和各项实用技术。化风险,就是政府必须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行为,确保种子、农药等农资的质量安全,把该管的事管好。   靠加大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仅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及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重点是解决好三个方面的公共投入,即抓硬件、抓教育、抓科技。抓硬件,就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抓教育?熏就是采取分级投入的办法,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科技技能培训,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抓科技,就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广和运用。   靠减轻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减负就是增收。要通过薄税负和改陋习,把农民的负担真正降下来。薄税负,就是坚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既定政策不动摇。改陋习,就是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引导农民更新观念,破除陈规陋习,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扩大再生产上。   靠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突出特色化、生态化、产业化。特色化就是在细分市场中寻找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挖掘特色、在扬长补短中培育特色和在科技创新中催生特色,着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生态化,就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抓好绿色产品原产地认证,创生态品牌,让农产品戴着商标进市场。产业化,就是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项目农业”,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和涉农服务业,培育农产品加工贸易大户和龙头企业,拉长农业生产链条,使农产品在精深加工的过程中增值,从而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王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