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药添加剂亟待开发
目前,国内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配方很多,但功能往往综合庞杂,包罗万象,
很少是精专方制剂。饲料界人士呼吁尽快研制专用型产品,根据动物的不同特性和生理
需要,开发专用型功能性中药饲料添加剂,逐步形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系列产品,使其作用
更有针对性,效果更突出,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真正发挥其天然、无害优势,造福于社会。
但就目前而言,中药饲料添加剂作为主导产品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制作工艺上,绝大多
数剂型以散剂或煎剂为主,精制型不多。有些品种的研制过程不够缜密,经不起重复验证和
严格的检验,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粗糙,在产品质量和促进生产性能的效果方面存在缺陷。目
前,在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的产品中,真正质量过硬、使用效益好、用户信赖的名牌产品不多,
在促进生产性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上难以担当“主角”,适应不了大规模、集约化畜牧业
生产的需求。大多数产品的情况是:在饲料营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效果较好,当饲料营养水
平较高而且全价时,效果就不明显。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制约着它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中
药采收和原料使用上,因受不同季节、地区的限制,中药本身的基原和有效成分相差很大,
因而经粗放生产制成的产品难以进行准确的药效评定和有效的质量控制,致使推广使用易出
现偏差,真正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的用法用量难以把握。
要使我国新兴的中药饲料添加剂走向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使其在生产中发挥出应有的巨
大效益,必须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并严格监督
实施。
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是提高质量的保证。中药因其本身的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
响,所以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原料来源及生产规范来制约,就很难保证生产出质量稳
定的定型产品。因此,有关研制、生产和监督部门,应根据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尽快制
定出完整、全面的标准和规范,对生产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监控,以进一步规范产品,
提高质量。
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含量是中药饲料添加剂开发生产中的关键所在。当前,中药饲
料添加剂大多系粗制型产品,剂量使用偏大,适口性也较差,不利于规模化生产推广应用。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对中药进行提取,精制,向微量化方向发展。
这样一方面可解决运输不便、适口性差、用量难以掌握的缺点,另一方面以浓缩的有效成分
和精制品去加入辅助媒体进行生产,可显著提高产品质量,便于实施规模化生产。如用松针
粉作饲料添加剂须在饲料中添加5%~10%以上,用量大,且松针粉本身的有效成分又不稳定和
不一致,很难发挥均衡的促长作用;而用其提取物(松针活性物质),则只需在饲料中添加
0.03%~0.05%即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质量可靠,效果明显。
中药饲料添加剂因其毒副作用小,不易在动物性产品中形成有害残留,便于广泛推广使
用而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其顺应了当今回归自然、追求健康消费的潮流,越来
越受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作者:华文)
信息来源:中国渔业报 (200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