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是蛋白饲料及添加剂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我国蛋白饲料的年缺口约为1500万吨,每年需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另外,我国的农业结构是典型的粮(粮食)经(经济作物)二元结构,种植品种比较单一,饲料原料生产体系尚未建立,饲料生产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尚待巩固。如果我国大力发展苜蓿产业,既可以解决蛋白饲料短缺的问题,也可以缓解放牧草场的压力,促进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使农业结构向粮(粮食)、经(经济作物)、草(牧草)三元结构转变。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李青丰博士说:“苜蓿主要有两大优点,一是蛋白质含量高,二是耐刈割。在我国很多地区一个生长年内苜蓿至少可以割两茬,如果经营好的话,割三茬甚至四茬都是没有问题的。”
据李青丰博士介绍,我国有60亿亩草地,其中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草地有11亿亩。另外,北方还有许多具备灌溉条件的草原可建成稳定、优质、高产的苜蓿基地。目前,全国种植苜蓿的农田平均亩收入700~2000元,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种植粮食作物。此外,国际畜牧业、生态农业等领域对苜蓿产品也有较大的需求量,苜蓿将成为我国草产业的主力军。(华中)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