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缘何淡而无味
目前,市场上的瓜果蔬菜,品种越来越多,供应量越来越大,许多品种由原来的单季供应变为全年供应。可是,消费者普遍觉得现在的瓜果蔬菜吃着越来越没味了。这是为什么呢?
据专家介绍,许多瓜果蔬菜没味的原因之一是在种植过程中过多地施用了化肥和生长素。以西红柿为例,菜农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使产品早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种植到开花结果整个过程除了施用化肥外,还施用了大量生长素、防落素等多种化学激素。这些化肥或激素的施用在西红柿的生长发育、保果防落、早熟高产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大量施用后却改变了其自然成熟过程。也就是说,它们都没有真正达到生理成熟。所以,如今市场上的西红柿,无论大小个个红艳欲滴,但味道越来越淡。西瓜也是如此,甜度低或心甜边不甜。
在农业上,化肥尤其是氮素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是极为重要的。没有氮,作物的生命就不复存在。但是,氮素化肥一般都是无机氮,瓜类作物必须把吸收的无机氮变成有机氮,在转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碳。在缺乏碳素即缺乏有机质的田地里,碳被植物吸收后,首先被结合在氮上,而瓜类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即糖的成分以及细胞壁的形成所需要的碳就远远不够了。因此,在这种土地里种植的瓜个儿大、好看、产量高,但含糖量下降了,这就是“化肥瓜”好看不好吃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如,偏施氮肥后,土壤中碳氮比例失调,土壤中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大量减少,造成氮素利用率下降。然而,农民为了维持一定的产量水平,就会加大氮肥的施用量。这样一来,土壤中碳和氮的比例严重失调,使瓜果类作物体内糖分合成所需要的碳素大大减少。因此,瓜的含糖量也就更低了,更不甜了。
为此,有关农业专家呼吁,种植瓜菜的农民朋友要改变种植观念!比如种植西红柿,只要安排好茬口,科学施用各种肥料,不施用化学激素,同样可以保证产品均衡上市,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如果一味施用化肥和激素,赶早上市,结果造成品质下降,效益反而不高。种植西瓜时多施用土杂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碳素含量,不偏施氮肥,这样才能使其产量更高,味道更甜。 (晓伟)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