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促进科技市场的良性发展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党和政府的科技执政能力对促进我国科技市场持续稳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如何提高科技执政能力,从可操作性上讲,我们认为应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科技市场的发展需要提高科技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在市场经济不断前进的进程中,我们感到科技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容易走入以下误区:一是在理论上,关注理论的研究结果,忽视实际的操作,对理论的认识往往脱离实际,而得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又常常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在实践中,追求超前,脱离现实,最后只能流于形式。三是在工作中一味盲从,上级咋说就咋干,不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对于群众作出的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成果,不敢表态、不善总结、不加推广,往往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会抑制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助长固步自封、求稳怕乱、贪图安逸、不敢负责的官僚作风,对加强党和政府的科技执政能力建设极为不利。
如何从可操作的层面提高科技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我们认为应在认识科技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加强科技领导干部的市场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法制观念、专业业务技能和领导艺术,使他们有开阔的视野和多元的创造思维,成为明智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和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他们工作的原则性、创造性和前瞻性,使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真实的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在不断创新中全面推动科技工作,把科技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科技市场发展应建立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模式
虽然20 年来国家一直不断的从政策、法律、资金和平台建设上给与科技市场各种支持,但由于科技市场法制建设在国家层面的缺位,政策扶持的力度又弱于财税、工商等其他部门,同时在科技市场建设层面,也没有建立起贴近市场的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模式。因此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社会团体和行政权力部门之间的规范化管理,没有建立起健康、有序、多元主体相互监督的良性科技市场运行机制。
在当前科技市场法制建设在国家层面缺位,政策落实的力度较弱的情况下,应以加强建立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模式来促进科技市场的发展,这样可以较实际的考核政府科技行政部门和各类市场主体对科技市场发展的实际贡献和作用,保证国家资金支持的有目的性,使国家的资金支持用得实,平台建设建得值,避免国家建设科技市场资源的浪费。推广建立科技市场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模式,绝非仅仅是推广模式本身,而是通过推广建立可操作性的科技市场绩效考核模式,建立一套符合市场实际的、可操作的市场规范。只有实现科技市场主体、政府机构、参政党团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多元主体的相互监督、共同规范的科学管理机制,才能打破科技市场中存在的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提高党和政府科技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因此,务实地建立科技市场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管理科技市场事务的能力。
科技市场发展急需具有可操作能力的组织、机构和人才
20 年来,在我们大力发展、培育科技市场中介组织和机构,培训科技市场人才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科技市场中介组织、机构和人才的可操作性能力的培训,犯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错误。大多数科技市场中介组织、机构和人才不具备为科技市场提供高水平服务的能力,致使他们对科技市场的服务多半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水平上。即便政府为他们搭建了很好的科技市场服务平台,提供了政策支持,他们也很难运用这些为市场服务,导致政府提供的资源无端浪费。因此建立培训基地,用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具有市场操作能力的科技经营管理和科技经纪领军人才已迫在眉睫。在这方面,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和北京科技协作中心等单位已经准备了近两年,拟实施短期、中期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计划在培训技术经纪人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为科技市场培训系列人才。
同时,我们还要抓紧扶持、培育、孵化有市场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骨干科技中介组织和机构,提高他们的市场操作水平,支持他们成为科技市场的栋梁。
信息来源:科学网 (200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