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增强优质麦竞争力,实现优质麦替代进口
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目前优质小麦生产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小麦实现了出口,但出口比例还相当小。另外,国内专用小麦缺口还相当大,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提高专用小麦的品质,最大可能地实现出口, 本报记者 张 莹/文 杨远高/图 现状 优质小麦生产 成绩喜人   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质小麦,其实是指优质专用小麦,就是品质优良,适用于不同加工的小麦。优质专用小麦分优质强筋小麦、优质中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我省主要种植的是优质强筋小麦。用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出的面包粉可以用来加工面包等,用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出的糕点粉适合加工饼干、糕点等。   小麦,是我省粮食生产第一大品种,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去年秋播,我省小麦面积又实现了稳步增长。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 去年冬小麦全省播种面积达到734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的面积将达到3162万亩, 占麦播面积的43.08%。   随着播种面积的不断增长,优质小麦的规模化种植也有了新的提高。根据优质专用小麦优质区域规划,各地紧紧围绕把河南建成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扎扎实实推进优质小麦生产发展。我省重点建设的豫北优质强筋小麦基地、豫中优质中筋小麦基地、豫南优质弱筋小麦基地均已形成规模。据统计,优质小麦3000亩以上成方种植面积达1860万亩,比重达65%。连片种植面积30万亩的县市有46个,面积达1740万亩。   2002年,我省优质小麦走出国门。11月,延津小麦第一批5000吨优质小麦出口印度尼西亚,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出口磨粉小麦零的突破。同年12月,路透社在其全国硬质小麦出口报价单上列入了郑州小麦,同时每日发布郑州小麦期货价格。去年3月28日?熏优质强筋小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问题 与进口小麦比   品质企盼提高   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高涨,但是小麦订单合同流产、优种不优质等现象也较为突出。新乡一位农民说起优质小麦,满脸无奈:费了不少事,仍然种不好,不比普通小麦挣钱多。为什么?芽主要原因是优质小麦达不到优质标准。   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尹成华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据:2001年,我省优质专用商品小麦完全符合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的仅为其播种面积的11%,2002年为38%?熏2003年为44%,2004年为45%。即使是最好的一年,达标的优质小麦还不到一半!   优质专用小麦品质包括农艺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等,面粉加工企业看重的是加工品质。面包专用粉?穴精制级?雪要求蛋白质含量高、弹性大、筋力强,这就需要用优质强筋小麦来加工。而制作蛋糕用的小麦粉,要求用蛋白质含量低、筋力弱的优质弱筋小麦加工。如果优质强筋小麦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那么用这种面包粉加工面包,无论是在体积、色泽还是口感上均不理想。同样,如果优质弱筋小麦品质不佳,就生产不出形态完整、松软细腻的蛋糕来。   尹成华总工程师告诉记者,面粉加工企业在加工不同的面粉时,需要用质量标准不一样的专用小麦,小麦质量不稳定,加工企业必须通过配粉、配麦来解决。相对于进口小麦,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的批量品质还不是很稳定,生产时企业要不断地调整配粉的配方,给加工带来了很大麻烦。所以,他们宁可花大价钱来购买批量品质稳定的进口小麦。目前,用于加工面条、饺子专用粉时,我省优质小麦的品质与进口小麦差异不明显,甚至在面粉的白度等方面比进口小麦还好,但高品质的面包粉批量稳定性较差,与进口小麦差距很大。 原因 专用小麦品质 稳定性差是何因   近年来,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一些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郑麦9023、豫麦34等与国外引进的优质专用小麦材料,如加拿大的格蓝尼、野猫、意大利的MIETI等,在相同的栽培条件、规范的技术管理下,其加工品质水平相当。为什么用在大面积生产上,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却不尽理想呢?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琳分析认为:   一是农业生产体系的影响。种植优质专用小麦要求连片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我省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使栽培措施、施肥水平不能统一,加上不同的品种混杂种植,很难做到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管理。   二是栽培管理、配套技术落后。种植优质专用小麦要使用“前氮后移”栽培管理方法,一般要求40%~50%的氮肥做底肥,40%~50%用于追肥,5%~10%用于后期叶面追肥。而有些农民则采用俗称“一炮轰”的栽培管理方式,播种时将肥料一次性全部施下去。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农民基本上没有受过系统的农业技术或其他基础技术培训,完全依靠体力从事简单的传统劳动。有些农民仍沿用种植普通小麦的习惯,下种量仍保持在过去每亩10~15公斤的水平,比优质小麦规定的播种量高近1倍。   另外,粮食部门混打、混收、混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薰蒸药物磷酸铝等,均会明显降低强筋小麦品质。 出路 各方协同作战   提高优质小麦的品质,需要育种家、政府部门、农技推广部门以及土肥专家、植保专家包括农民协同作战,要求育种家选育出遗传稳定性更好的优质小麦新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种植的需要;农技部门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落实好播期、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相关配套技术;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引导规模化种植,并拉大产业链条,发展订单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实行优质优价保护政策,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等部门要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标准。另外,农民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掌握优质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据了解,我省驻马店地区是中筋小麦适宜区,之所以能建设成为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基地,主要与其种植的郑麦9023品种过硬、当地政府部门从各个环节高度重视、农技部门大力推广优质小麦栽培技术、乡镇干部包村包户工作扎实是分不开的,2002年驻马店优质小麦实现出口创汇。   据预测,目前市场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量约为1200万吨,2005年为1750万吨左右。2003年我省优质专用小麦产量850万吨左右。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增强优质专用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大可能地实现我省优质小麦替代进口,无疑将会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